今天记者节,我们为自己代言

撰稿:学生新闻社 李睿琳 朱奕岚 阮桢 王玲 黄淑婷 吴宛婷  摄影:学生新闻社 庄志塬 胡旭东(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7-11-08


  黄昏的校道上,校园广播播报着大事小事;打开手机,学校、各院系、各部门官方微博、微信推送了近期校园动态;登录学校、各院系、各部门网站,校园新闻资讯分门别类一目了然……

  “嘉园”各大媒体平台上的资讯是怎么来的呢?学生记者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那么,“嘉园”记者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有人说,这是一个很棒的群体,他们出入新闻第一线,与各类人物近距离接触,用作品为学校代言。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很“苦”的群体,他们可能没有周末,可能要放弃约会,还可能要熬夜;别人在快乐轻松地参加活动时,他们在寻思着如何采访;别人在休息时,他们可能在码字、在修片、在剪辑、在录播……

  然而,在别人眼里不管是光鲜亮丽还是辛苦不易,校园记者在新闻的路上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今天是中国第18个记者节,让我们扭转镜头,走近“嘉园”学生记者,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曾晨笛在出讲座任务时向主讲人提问

  姓名:曾晨笛

  相关经历:音乐系团委秘书处秘书长、大学生新闻社采写部成员,获评校园传媒大赛传媒工作积极分子、大学生新闻社优秀记者和宣传工作积极分子,参与撰写的《音乐系外教Svetlana Strezeva:在“嘉”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获2017年校园传媒大赛好新闻奖。

  感言:新闻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的曾晨笛在入学之前,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新闻打上交道,而且一干就是三年。

  其实,刚接触采访时,她也想过放弃,“刚开始我写的稿件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当时心里挺失落的,后来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找到了采写的方向。现在,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节奏。”

  作为一名“嘉园”记者,可以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还可以接触到更多外面的世界,和更多优秀的“嘉”人交流……这些都对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她说:“新闻教会我很多。说实话,没有当校园记者的话,我也成不了现在的样子。”

 

罗嘉桐(右)采访机电工程学院(筹)优秀毕业生

  姓名:罗嘉桐

  经历:机电工程学院(筹)传媒中心主任,2016年“嘉园”记者联合培养班成员,负责采写和拍摄;获评2017年校园传媒大赛传媒工作积极分子。

  感言: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我接触到的人,无论是机电工程学院(筹)传媒中心的同学,还是采访过的老师、同学,都很优秀。”罗嘉桐这样评价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所遇所感,“所以这也激励着我自己变得更好。”

  作为一个“理工男”,罗嘉桐对新闻稿件的理解是“如实交代”。这也体现在他的报道中:严谨的数字表达,规范的遣词造句,必要时辅以图表。其认真的态度可见一斑。

  在新闻采写的路上,他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只能说尽量地学习,慢慢地积累,让所学到的内容相辅相成,向那些更加优秀的人靠拢。”

 

张思源在录播节目

  姓名:张思源

  相关经历:现任大学生新闻社电台部部长,当过“新闻频道”“音悦有你”“校园观察”等多个栏目的播音主持人。

  感言:没人会因为辛苦和累离开电台。

  说起大学生新闻社电台部的播音主持人张思源,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对于张思源的声音,或许大家就很熟悉。想要通过声音给别人带来力量、传达情感的张思源来自内蒙古。她甜美的声音伴随着“嘉”人度过了许多下课后的傍晚。

  电台的工作并不轻松,播音主持人常常需要持续录制节目至深夜。“累肯定是超级累,但我们也只是发发牢骚,不会影响之后录节目”,张思源表示,“喊累是电台的普遍现象,但是没人会因为辛苦和累放下电台的工作。因为压力和回报是正相关的。大家完成的任务质量越好,后期得到的正反馈越多。这更加激励每个人去做得更好。”

 

在外出拍摄训练时,周鸿恩(右)与部员交流拍摄技巧

  姓名:周鸿恩

  相关经历:大学生新闻社摄影部部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拍摄。

  感言: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动态,感觉很奇妙。

  周鸿恩是2016级艺术设计系的学子。作为一名“美术生”,他坦言喜欢摄影的原因是,“相较画图,摄影更直接。”

  然而很快,周鸿恩就刷新了自己对摄影的认识,“入门轻松,越拍越累。”在拍摄一场羽毛球的比赛时,他感受到了摄影的不易。“第一次拍处在运动中的人,没有经验,很担心拍不出好的效果。”为了要拍好照片,他紧盯着赛场,脸上紧张的神色不亚于场上的运动员,“一场比赛下来,我拍了600多张照片,最后只选用了两三张。”

  虽然拍摄工作有时很累,但是周鸿恩有着满满的动力,“很高兴的是,大家对我的摄影技术给予了肯定。”

 

王琦(左)将记者的热情和沉稳带到了厦门会晤中

  姓名:王琦

  相关经历:大学生新闻社采写部记者、电台部编辑,参加过校园重大活动和典型人物采写、电台“广播小说馆”稿件编辑。

  感言:识一人,撰一文,获一友。

  对于王琦而言,作为一名“嘉园”记者最幸福的地方在于能结交更多优秀的人。她跑过现场,采访过摄影达人,与麻辣教师面对面交流……这些都成了她大学生活中重要的经历。一直到现在,出现在她稿件中的人大多成了她的好友。

  “记者的性格要外向,要勇于提问。记者也要有内向沉稳的一面,要能静下心思考、写作。”作为采写记者,她一直保持着工作的热情,希望自己在新闻的路上能走得更远。

  王琦也将记者的热情和沉稳带到了其他工作中。今年暑假,她参加了厦门会晤的志愿服务工作。除了志愿服务,作为校园记者的她,也撰写了不少相关稿件。

 

罗毅夫(左)和部员讨论@厦小嘉 的发布工作

  姓名:罗毅夫

  相关经历:大学生新闻社厦小嘉新媒体工作室记者,参加迎新、军训、校友歌会的现场采访,参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官方微信多篇推文的撰写。

  感言:记者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使命。

  今年是罗毅夫成为“厦小嘉”的第二个年头。作为嘉庚学院萌版官方微博,@厦小嘉 每天向“嘉”人传递着各种即时资讯,可以说是“嘉”人的贴心好伙伴。

  “我觉得‘厦小嘉’、记者对我来说是很光荣的名词,会让人想到那些奔赴在一线的新闻人。记者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使命。”他不仅是这样认为的,也确实做到了。从一开始的懵懂,到如今学弟学妹口中的“老嘉”,现在,罗毅夫在微博发布、微信推文撰写上已能独当一面。

  11月8日,是记者节,也是“厦小嘉”的生日。因此,今天,在@厦小嘉 上,罗毅夫代表“厦小嘉”给粉丝们写了一封信,再次介绍了“厦小嘉”。

 

刘锦松使用航拍器拍摄2017级新生军训拉练

  姓名:刘锦松

  相关经历:现任大学生新闻社影视部副部长,参与学校毕业典礼、迎新、军训等重要活动的摄影工作。

  感言:没想到机器这么贵,学校还让我们自己操作。

  技术宅?器材党?技术大神?在外界看来,大学生新闻社影视部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而在影视部副部长刘锦松眼里,影视部常年驻扎着一群冲在一线的“广电民工”。

  曾扛着全副拍摄器材走过军训拉练全程的刘锦松,在其他人眼中是个身怀绝技不苟言笑的摄影师。但当被问及第一次接触拍摄器材的感想时,他脱口而出:“没想到机器这么贵,学校还让我们自己操作运行。”

  刘锦松很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拍摄工作。在拍摄今年的本科生毕业典礼时,经验丰富的他因为重视而倍感紧张:“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是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仪式。如果我没有拍摄好,就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汪琪(右)采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冯敏飞

  姓名:汪琪

  相关经历:读者协会新闻部记者,2017年“嘉园”记者联合培养班成员,负责采写和摄影。

  感言:记者很辛苦,但不辛苦怎么出好新闻?和社会上的新闻工作者相比,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也不觉得辛苦了。

  新闻工作不简单。对此,学新闻的汪琪深有体会。她认为,想要做好新闻工作,就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专业素养。至于如何提升能力,实践是最好的途径。

  虽然校园记者的工作很累,但汪琪乐在其中,“我跑的都是图书馆的活动,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她很感谢当校园记者的这段经历,“它让我的大学生活充实了很多,让我能学以致用。”

 

陈琳臻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姓名:陈琳臻

  相关经历:知行天下协会鹭萌芽志愿者队媒体宣传组的负责人,记录支教过程的新闻事件和拍摄照片。

  感言:我们希望通过新闻稿让更多人关注我们。

  陈琳臻已经连续两年参与了鹭萌芽志愿者队的暑期支教活动,地点分别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双脉村和苏家村。谈及支教经历时,较内向的陈琳臻话开始多了起来,对每个孩子的名字都如数家珍。

  作为随行的记者,她不仅要完成支教任务,还要随时记录支教过程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拍摄照片。在支教过程中,她撰写的稿件分别在学校官方网站、厦门当地主流媒体、云南受助地区媒体上发表过。

  虽然工作较为辛苦,但陈琳臻不想放弃:“我们希望通过新闻稿的方式,让更多爱心人士关注我们。”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