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研讨会

撰稿:传媒中心 苏海森  
2017-12-07
 
  12月6日上午,我校在主楼群3号楼709会议室召开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研讨会。副院长刘暾东、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谢廷贵、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方亮、科研工作部部长兼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谢清琳、招生办公室主任张银平、教务部部长林斓、传媒中心主任彭欢、实验教学与工业训练中心副主任李志辉、教务部副部长李娜、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服务办公室主任陈俊及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得到了愈加广泛的重视,并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人才需求量大。
 
  研讨会上,科研工作部部长兼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谢清琳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基本情况和专业就业前景、我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途径、我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定位和思考、我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时间安排四大方面,汇报了我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情况。
 
  副院长刘暾东对我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工作作出了部署。他指出,在办学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始终面向人才市场和对接社会需求,始终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因此我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应找准自身定位和特色。他强调,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应遵循我校“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有效教学见长”的发展思路,结合我校新一轮跨越发展,依托我校近年来大力推进的校地校企合作尤其是与龙头企业共建的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效应。他希望,全校相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整合现有资源,群策群力做好我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各项工作。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针对我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条件、途径、定位和思路,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接下来,我校将成立工作小组,推进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申报、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招生等各项相关工作。
 
  据悉,在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中,均没有以“人工智能”四个字命名的本科专业。在特设专业中,一级学科计算机类设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与“人工智能”在内涵上最为接近。截止到2017年8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36所。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