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后来的我们……

撰稿:学生新闻社 张业超 吴丹丹 王晟哲 练芷涵 佟瑶  
2018-07-09

  “在‘嘉’遇上更好的自己”;
  “ 感谢‘嘉’给了我一个充满惊喜的大学生活”;
  “‘嘉’让我脱胎换骨了”;
  “ 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大学”;
  “‘嘉’给了我走进社会的勇气”……
 
  四年之前,他们以超过本一线的成绩报考嘉庚学院,一入学就获得新生奖学金。进入大学的他们,成长方向丰富多元,但在“嘉”的体验却非常相似。在毕业离“嘉”之际,校网特别邀请5位2014级新生奖学金获得者,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后来的我们……
 
  据悉, 2014年,我校115名本科生获得总额高达522.5万元的奖学金。在这115名新生奖学金获得者中,102名来自福建,13名来自省外,分布于海南、贵州、山东、四川、浙江、云南等省。他们的高考成绩均高于所在省本一批次线。
 
 
大一时的陈雅凤

大四时的陈雅凤
 
  “凤凰花开,骊歌又起,道一声珍重,留一生回忆”,这是2018届优秀毕业生挂牌中陈雅凤的毕业感言。四年前,她以高出本一线20多分的成绩获得了6万新生奖学金,成为会计与金融学院的一名学子。四年后,她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离开了“嘉园”。在“嘉”四年,她坦言,“遇上了更好的自己”。
 
  大一刚入学,拿到人生第一笔奖学金的陈雅凤就立下了一个flag——每年都要拿到奖学金。在接下来的时光,她每年都实现了自己定下的小目标。而她的大学可圈可点的不只是学习。 她担任过班干部,当选学生组织负责人,获过校汉字书写大赛听写专场优秀奖……在离“嘉”之际,她最想说,“只要尽力就没有遗憾,很高兴没有辜负四年前的自己。”
 
 
大一时的余璐楠和舍友合影(左二)

大四时的余璐楠(左一)和舍友合影
 
  对于会计与金融学院毕业生余璐楠来说,拿到6万新生奖学金是最初的惊喜,而进入“嘉园”后自己发现了更多的惊喜:“校园比我想象的更加美丽”“校园生活是那么丰富”“小伙伴们那么友爱”……
 
  大学四年,余璐楠过得很充实,每个学期都获得校级奖学金,还获评校三好学生,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了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除了在专业上的收获,他最庆幸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得到了发展。喜欢视频制作的他加入了学生新闻社等学生组织,参与了各类校园新闻的拍摄,创作的作品还获过校短视频创作大赛二等奖。他还发起并策划制作“画在嘉园”原创校园手绘明信片,当过校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助理。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说:“结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提升了自己的各项能力,最后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一个不错的ending,感谢‘嘉’给了我一个充满惊喜的大学生活”。
 


大一时的潘鑫在班会上自我介绍
 
大四时的潘鑫
 
  四年前,国际商务学院毕业生潘鑫以518分的成绩获得了4万元的新生奖学金。大学毕业后,他成功申请到澳门科技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攻读管理硕士学位。
 
  “笃定、淡定,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如朋友的评价,大一的潘鑫就对自己的大学有清晰的规划。大学期间,他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简历:当过班长、辅导员助理、团总支办公室主任,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了国家三等奖;积极参与老师的项目研究,有3篇参与撰写的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经过四年的沉淀,“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潘鑫成了不折不扣的优秀毕业生。对比四年前的自己,现在的潘鑫说,“以前的我在台上讲话不敢直视同学,拿着麦克风的手会抖……现在的我好像脱胎换骨了”。
 
 
大二时的尤培清

大四时的尤培清
 
  “大学四年,最大的改变是内心不断充盈,不变的是赤子之心”,站在毕业的路口,土木工程系毕业生尤培清这样评价自己的大学生活。因为爱上嘉庚学院的硬件设施,也向往诗中“窄窄的船票”,2014年高考考上本一线的她,毅然报考了“嘉”。
 
  大学四年尤培清多次获得优秀奖学金,获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她是土木工程系学生会学术部部长,参与举办了多场学术比赛。她也是一名辅导员助理,帮助新生解决了很多问题。她运营过微信公众号,是校广播电台的一名编辑,还在校外兼职古筝教学……“我的大学过得很快乐”,尤培清说,大一的自己鲁莽和率性,幸好遇上了一所包容性很强的大学。对她来说,在“嘉”的四年太短了,毕业时她最想感谢的就是“嘉”,“因为她让我们学会了自由思考,并给了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利”。
 
 


 大四的徐雄伟(右一)与舍友合影
 
  “在‘嘉’期间,我变得更成熟,更有责任心,也有了走进社会的勇气”,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磨炼,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生徐雄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好了工作准备。他说,虽然刚入学时就获得4万元新生奖学金,但自己和许多新生一样不乏浮躁、贪玩、行动力不足等问题。“是‘嘉’让我变得更好了”,看着现在独立、果断、处事从容的自己,他感慨地说。
 
  谈到自己的大学,徐雄伟最难忘的地方是图书馆和实验室,那里是他最常去的地方。大一、大二,他经常一整天泡在图书馆,因为这样的努力,他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大三的时候,他加入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微柏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他说,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己获得了更多的知识,结交了许多优秀的小伙伴,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合作,也懂得了用专业知识去创造价值。毕业了,他最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的是影响自己深远的八字箴言——“珍惜时间、延迟满足”。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