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三位出彩新闻人 背后有个共同的“嘉”

听“导报嘉人”讲述一所高校和一张报纸的缘分

来源:海峡导报 第07版:教育  导报记者 梁静/文 梁张磊 常海军/图
2017-03-09

  一所高校与一张报纸,可以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我说,血脉相通,不知您是否认同?不如,先读一读以下三位“导报嘉人”的故事吧,相信您会有清晰坚定的答案。
 
  这所高校叫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她有个温情的别称,“嘉园”。相应的,曾在“嘉园”和正在“嘉园”的人们,叫“嘉人”。十八岁的海峡导报因出彩于各个岗位上的“嘉人”与“嘉园”结缘,卢婷雯、林泓、林珊正是其间代表。
 
  出彩,是“嘉人”们见证并参与缔造海峡导报一纸风华的最给力方式,更是“嘉园”办学14年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坚持12字(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呈现。
 
实干型记者卢婷雯
难忘那些年“真枪实弹”的课堂
 
  “很好用。”这是海峡导报多个部门负责人对嘉庚学院毕业生的一致评价,简洁,却不简单。在导报闽西南新闻中心跑了4年一线新闻的实干型记者卢婷雯,其手中的多张省市级新闻作品获奖证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卢婷雯,厦大嘉庚学院2007级校友。回首在“嘉园”人文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习、生活的四年,她感恩老师们专业的教学,更感谢学校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硬件设备,刚上大一,我们就能接触到像索尼PD190P这样的专业DV录影机,还有专门的非线性剪辑机房。”
 
  与硬件设备相比,“嘉园”的课堂教学更让卢婷雯津津乐道。据说在校期间,她上过的专业课几乎没出现过理论与事例简单相加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实践教学法”。卢婷雯介绍说,实践环节通常会被直接融入课堂,因此,在“嘉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我们到过鼓浪屿、中山路、海湾公园等许多地方取景,整个过程很锻炼人,我们得自己跟店家沟通,后期还要自己完成初剪、配乐等环节,这对每个同学来说都会有很大收获。”卢婷雯还记得专业课上多次举办过的“模拟新闻发布会”,由学生扮演各路记者犀利发问,演练真实的采访过程。
 
  其实,又何止是卢婷雯所在的人文与传播学院,面向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是“嘉园”14年来最坚定的办学理念,法学院的模拟法庭和国际班(商科)的纯英文教学等也都是实践教学的典型。一直以来,嘉庚学院坚持运用这一理念指导办学实践,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力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
 
  2015年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爆炸,卢婷雯作为第一个进入现场的记者,不惧危险,近距离进行了长时间的实地采访并为读者传递了最具价值的一手消息。对于这样的“主动冲锋”,很多人想探究缘由,而卢婷雯说,热情也许正是始于那些年生动、火热的课堂。
 
实力“笔杆子”林泓
不辱“嘉园”新闻社副社长之名
 
  2008年“嘉园”大学生新闻社的副社长,现在已经成长为海峡导报新闻采访中心一位兼顾多个重要时政、民生口线的专业记者。他叫林泓,是厦大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7级校友。
 
  刚进导报时,面对复杂的新闻采访工作,林泓不到3个月就迅速上手,连主管领导都数次赞赏他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对此,林泓更多地归因于“嘉园”对他的培养,“除了专业课,学校还提供了很多机会和平台让我们锻炼专业技能,提前和社会接轨”。
 
  从校园新闻做起。林泓说,新闻社学生的作品经常会被推送到各大报社和电视台,平时一有专业记者到校采访,他们还能跟着零距离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新闻社成员也曾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大型活动的跟踪报道。
 
  “这意味着我们还没步入社会就有很多操练机会,新闻实际操作能力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锻炼中得到了提升。”林泓说,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拥有一定的经验,真正走上新闻工作岗位时,自然就能很快进入状态。他特别提到,每逢实践教学周、暑期,新闻社老师都会把学生推荐到省内外各大媒体单位实习。
 
  实践教学周是嘉庚学院在实践教学上的一大创举。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参加各种实验课程、课程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外,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学年还会专门拿出两周时间设为实践教学周,让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
 
  据了解,嘉庚学院投入近亿元在校内建设了涉及多专业的实训中心;在校外,更与180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周的创立,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学生真正深入实践,学以致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创新的热情。
 
  事实证明,它让步入工作岗位的“嘉人”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也让嘉庚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每位校友的身上都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全能型人才林珊
感恩“嘉园”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能在‘嘉园’生活学习四年,挺幸运的!”这是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校友林珊的感慨。她说,“嘉园”满足了她对大学的一切美好想象。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只毕业了3年多,但林珊现已是海峡导报教育类广告代理公司的策划部主管。
 
  身为“嘉人”的自豪感,林珊在当初面试时就有很深感触,据说彼时录用她的老总,点名就要嘉庚学院的毕业生,只因“之前录用的几位嘉庚学院学生综合能力都很强”。现在看来,老总的经验主义甚是可取——林珊的职场表现颇为全能:除了策划,她还能执行,就连活动现场少了主持人或拍卖师,她都能临危受命,hold住全场。
 
  林珊说,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时,学校给了很多机会让我去做更多的尝试”。原来,虽然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林珊在大学期间选修过的课程却涉及多个领域,比如韩语、二胡、广告学、秘书学、新闻学、市场营销等等。
 
  或许这就是“嘉园”特别的地方,她满足每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最大的选择空间,并引领他们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林珊看来,这是一种叫做“嘉”的人情味。
 
  她说,在嘉庚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它切切实实地体现在学校对每个教育细节的处理上。比如说,从创办之初就设立的教师答疑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周须安排一定次数的答疑时间,并将时间告知全校学生。而且,为了给师生交流创造更好的环境,嘉庚学院为每一位专任教师提供了独立办公室。这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容易,老师通过解答学生问题,更清晰地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对自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减少学生的学习烦恼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无形中产生一股强大的向心力,让‘嘉园’变成‘家园’,让‘嘉人’变成‘家人’。”所以,林珊每年至少都要回“家”三四次,不为其他,只是单纯地想看一看曾经教过她的每一位“家人”。
 
  这就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之下走出来的“嘉人”,他们不但树立了“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品牌形象,而且,还多了那么一份难能可贵的“人情味”。
 
导报记者 梁静/文 梁张磊 常海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