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厦大嘉庚学院教授8年编一部词表

《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出版,词汇教学有了量化标准

来源:厦门晚报  
2019-06-14
  ■苏新春教授
  ■《义务教育常用词表》
 
  近日面世的《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以下简称“《词表》”),主编是厦门大学教授、厦大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新春。《词表》首次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最常用的15114个词语,并为词语分级,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词汇教学有了可以量化的标准。业界普遍认为,《词表》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基础教育词表研制的空白。
 
  记者 郭文娟
 
亮点
中小学老师建议 应该为词语分级
 
  《词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织编写,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研制。苏新春带领团队,历时8年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苏新春透露,原先课题组也想绕开一些难题,比如,词语分级很难,原本打算不分级。但是,在召集厦大附中、厦大附小的语文教师座谈时,老师们认为如果不分级将极大削弱这项研究的价值。课题组采纳了老师们的建议,对词语进行了科学分级,从小学到初中,分成四个学段标出词级。最终,分级成为《词表》的一大亮点。
 
突破
语文界曾尝试研制词表但一直“搁浅”
 
  高校教师团队来研究基础教育的词表,是不是太“小儿科”了?苏新春说,这是一种误解。他解释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词汇的学习和使用有明确要求。现行各种教材也设有名称不同而功能相同的“识字组词”“字词积累”“读一读,写一写”“词语比较”等词汇学习栏目,但对词汇学习的数量一直没有明确要求。
 
  课题组研究发现,不同教材之间的词汇状况差异很大,调查报告显示不同教材之间的共有词只有40%,生词的共用部分比例更低。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界对常用词表的出台表示出了很高的期盼,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前辈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都表达了对学习性词表研制的期待。语文教学界也曾有过研制学习性词表的尝试,但因各种原因或是没有公布,或是没有进入中小学实际教学中。
 
拓展
有可能推出“分级版”等多版本词表
 
  苏新春说,从20世纪中期起,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陆续研制、公布的汉语词表有20多种。这些词表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二是中文信息处理用词表,三是面向社会一般应用的通用词表。由于义务教育学习性词表有其独特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了它不可能照搬面向社会大众的一般应用的通用性词表。
 
  苏新春说,《词表》将极大地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中小学教材、分级读物、学生工具书的编写提供重要的参考。词表还将服务于汉语国际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机器翻译领域。目前,已有一些出版社跟他联系,下一步有可能再推出“分级版”“音序版”“义类版”的词表,满足不同学生的使用需求。
 
链接
 
  《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包括“音序表”与“义类表”,收入音序词目15114 个,义类词目17092个。
 
  “音序表”为主表。所有词条按音序排列,每个词条后带有5个信息:词语、拼音、词级、词性、义类码。
 
  “义类表”为辅表。“义类表”的作用在于将词条按语义的相同相近或相关就近排列,“以类显义”“就近关联”,方便词汇的教学、掌握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