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赢嘉”是怎么炼成的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07版:教育展台  图/陈淼森 周康妹 林汇鑫
2019-06-25

美丽“嘉园”位于厦门湾南岸。陈淼森航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器人战队“TCR”。周康妹摄

“TCR”战队机器人(2号机器人)在比赛中。赛事方供图

美丽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欢迎你。林汇鑫摄
 
  5月中旬,佛山,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19机甲大师南部分区赛酷炫起跑。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以下简称嘉庚学院)机器人战队在单项赛之步兵对抗赛和英雄远程射击赛中双双成功突围,顺利进入全国总决赛。
 
  6月伊始,天津,2019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激情开赛。嘉庚学院代表队一举拿下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奖级别和数量均位居福建省参赛高校首位。
 
  现在,这所有着“不一样的大学”之称的高校又多了一个昵称:“大赢嘉”。这是谐音式的创意点赞,更是外界对该校学子学科竞赛能力的花式肯定。而对学校来说,这是自2003年办学以来的不忘初心,也是被评估认定为全国民办院校榜首后的再接再厉。
 
  这里的“全国民办院校榜首”指的是,今年年初,《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出炉,该校名列全国近3000所高校的第179位,领衔全国730多所民办高校、260多所独立学院跻身全国200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此项评估活动已成功举办了3年,嘉庚学院两次登上全国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榜首。
 
  成绩与荣誉都属于过去,更有意义以及让人感兴趣的是去梳理以下这个问题:“大赢嘉”是怎么炼成的?
 
理念先行,以学生为中心
 
  学科竞赛是与输赢密切相关的活动,但对嘉庚学院来说,它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检验与反馈——检验办学理念与培养成效,反馈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完善的部分。
 
  如果把人才比作高校的产品,那么适销对路就是检验人才的重要标准。适什么销,对哪里的路子?2003年,嘉庚学院在创办伊始就明确提出,对人才要素的界定和需求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人才培养的根本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能力的培养。
 
  这一认知像准绳一样,稳稳地描绘出一所不一样的大学的发展图景——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办学理念,立足市场需求,全力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着力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造、创优、创业等五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也就是说,学生走出课堂能上赛场,出了校门能“好用”是嘉庚学院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坚定初心与内在要求。为此,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思路从最初的“以有效教学见长”发展为现在的“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有效教学见长”,“这带来的是更高质量的能力培育和更活跃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说,这是一个良性的、螺旋上升的循环。
 
顶层设计,构建平台打通渠道
 
  邓伟根,嘉庚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同时也是学校此次出征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战队队长。“参与竞赛既是实践也是学习,这是双向互动、融会贯通的过程。”邓伟根说,他从大二就加入战队,3年间随战队出征了三项大赛,理论学习和创新实践交叉进行,交互作用,这让他迅速成长。
 
  “我因为参赛并获奖,还获得了5个专业选修课学分和2个技能选修课学分的认可。”在嘉庚学院,像邓伟根这样在课堂、实验室、赛场来回穿梭的学生很多,对他们来说,其间没有取舍之难,更不存在后顾之忧。
 
  原来,嘉庚学院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设置了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了各种产教融合平台,打通了各种学用结合渠道,实现协同共育;这切实鼓励并有效引导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了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不能简单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竞赛或者创业,它是一个对高等教育全面覆盖的教育理念。”在与新入职的教职员工座谈交流时,嘉庚学院副院长戴一峰总会化身“金牌讲解员”,进一步阐释学校自创办以来,为什么坚持、又是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中的。他说,不断推进的教学改革顶层设计都是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实践育人”理念来展开的。
 
平台护航,校企校地联姻
 
  “嘉庚学院学生的综合能力强,沟通能力突出,这都是作为一个优秀员工的必备特质。”“我们对嘉庚学院的学生非常满意,每年的业务能力考核,他们的总体排名都比较靠前,这是非常能说明问题的”……在前不久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戴尔、浙江省建工集团等企业的参会代表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嘉庚学院毕业生的好口碑。
 
  2018年11月出炉的两项报告也为这样的“好口碑”提供了数据支持——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福建省本科高校毕业生竞争力之月薪调查报告》《福建省本科高校毕业生竞争力之晋升调查报告》中,嘉庚学院毕业生平均月薪位列全省综合性大学第四,毕业生晋升总监级高管人员占比高居全省综合性大学第二。
 
  如果说,赛场考验的还是青年学子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那么,职场里、社会上凭的就是“真刀真枪”了。换句话说,能在市场上立起来的“嘉”式口碑已不仅仅是“赢”字所能概括。它是理念+制度+“护航编队”,从岁月里萃取出来的花朵。
 
  所谓“护航编队”,在该校指的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而进行的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学校已建成微柏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等8个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为促进人才培养、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的能力等诸多领域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该校开展应用型科研的道路上,校企合作平台成了重要抓手——它充分发挥跨院系、跨专业、跨学科的属性,实现造血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利好政策,吸引更多教师、学生加入,提升了队伍的研究能力;同时,又以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探索和建立了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2018年,嘉庚学院迎来建校15周年庆。年轻的校友苏令相以“嘉”人的身份为母校送上了两份礼物:一是其创立的厦门贵在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捐献30万元,在该校设立“令相产学研先锋奖学金”“令相自强之星奖学金”;另一份是其所负责的“贵在互联”项目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了金奖,为母校赢得荣誉。
 
  不难发现,在专业课堂、全国赛事、校企合作创新平台里沉浸多年的嘉庚学院毕业生们一出校门就将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通俗的说法叫作“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同时又以“校友”的身份反过来充实到母校的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上,实现了校内外多渠道多力量的加权提升与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