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周】法学院举办两期“学者茶座”学术交流会

撰稿:法学院 杨伦桂  摄影:法学院 叶晓燕  
2021-01-22


  教研活动周期间,法学院举办了两期“学者茶座”学术交流会,以“茶座”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1月19日,在主楼群1号楼113会议室,法学院开展了“学者茶座”第四期学术交流会——“民法典时代下的法学与行政管理学新发展系列研讨之民法典观念秩序的形成史”。交流会由法学专业主任姜宇主持,教师王思杰担任主讲人。法学院全体教师参会。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中国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民法典作为一种观念秩序,已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发展史。王思杰从五个进程介绍民法典观念秩序的形成史:缘起,罗马法的法典实践;形成,法国民法典的成立;巩固,德国民法典的增益;本土化,日本民法典的探索;观念秩序与民法价值。经过两千年多年的发展,《民法典》颁布体现了权利主义、理性主义、民族主义、本土主义等观念秩序。《民法典》关注个人与权利,积极推动民族融合,将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实践。王思杰指出对其进行考察,能够拓深我们对于民法本身的认知,增加对于人类法律文明史的深层次理解。
 
  与会教师就《民法典》颁布的时机、意义、宣传、执行以及离婚冷静期等问题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月21日,“学者茶座”第五期学术交流会在主楼群1号楼113会议室举办。会议主题为“空间治理:国家权力下沉的逻辑与机制”。交流会由行政管理专业教师柯凤华主持,教师林磊主讲。
 
  改革开放后,空间流变所引发的城乡空间不平衡与冲突成为焦点,尤其是在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各种突发性的风险潜伏于生产与生活空间。国家权力下沉,形成了空间网格治理体系。这种体系侧重从治理技术的运作方式中保持空间稳定性,从而避免空间中突发事件的爆发与扩散。
 
  林磊指出这种体系虽然在解决突发的大型空间风险事件上拥有不可比拟的制度优势,特别是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时,能够通过及时的行政干预与动员来阻断空间流动,切断由空间流动所产生的疫情扩散。然而,该体系也存在着在日常治理过程中治理成本增加、消解国家与社会之间调和性空间等问题。参加交流会的教师就国家权力下沉是管理亦或治理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法学院第四、五期“学者茶座”反响热烈,既给主讲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活跃了与会教师的思维,学术交流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姜宇表示,“学者茶座”学术交流平台将会持续开展下去,力争办成法学院的特色活动。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