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党史学习教育 厚植爱国情怀 “行走的思政课堂”在路上

撰稿: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王君学  
2021-06-29

  本学期,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紧紧围绕《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已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堂”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下,各教研室进一步改革创新,结合课程及学生特点,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厚植爱国情怀,结合重大活动,融合课程思政,上好育人大课,切实加强我校各类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自编自导自演 用“镜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提前筹划,拟定了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自编自导自演系列视频为主要成果的“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活动围绕“百年伟业,薪火相传”的重大史实,要求学生检索阅览相关文献、媒体和影像资料,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撰写实践课程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微视作品,用“镜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情景再现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光辉历史,重点深化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意义的理解。
 
  2019级新闻学专业课程班学生在任课教师付汉生教授的指导和组织下,用专业特长,结合“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大活动,结合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围绕主题拟定题目,完成各自微视作品及其课程报告。该课程班还开展了优秀作品课堂汇报展示与交流活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红军长征”“古田会议”“改革开放 家乡巨变”“脱贫攻坚 硕果累累”“唱支山歌给党听”……作品主题鲜明,让学生重温了红色百年历程。
 
深入挖掘校内外思政教学资源 多方搭建社会实践教学平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深入挖掘校内外思政教学资源,多方搭建社会实践教学平台,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突出青少年大学生群体,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行走的思政课堂”的重大主题。
 
  在教学实践中,该教研室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根本指导,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充分发掘利用校本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探究“嘉庚精神”;借助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百年校史展等资源,使学生充分了解厦大百年办学历史和辉煌成就,更加深刻地理解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和“爱国、革命、自强、科学”四种精神。
 
创设实践情境 引导学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结合时政,力求实践课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在内容上突出以文献和原著为基础,创设实践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理解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利用“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结合思政和思想、学习及生活实际自主确定研究主题,通过社会调研,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文献检索、阅读文献、文献对比和分析综合等方法。
 
  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的主旨,实践课把学习研讨交流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适时引导点拨,为他们积极创设敢于发言、充分质疑和深入研究的课堂氛围,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如,在杨海峰教授设计的经典阅读实践课程中,学生结合时政选定相关主题,心怀信仰、带着问题在经典原著中找答案。
 
  “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既是思政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路径,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大舞台。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大学生的思想与社会发展脉动息息相关,拉直源于实践的问号,正是思政课教学的真谛所在。思政课积极探索实践课教学新模式,合力打造形式多样的“行走的思政课堂”,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看、说、评、研、悟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主渠道作用的重要环节,理应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