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活化利用土楼 我校建筑学院参赛团队获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

撰稿:建筑学院  
2021-07-21


获奖作品《土楼文化中心》

  7月15日,献礼世界遗产大会——福建土楼(南靖)保护与活化利用国际建筑设计竞赛颁奖仪式在南靖万嘉豪大酒店举行。我校建筑学院参赛团队(成员:我校与厦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吴磊、朱柯桢及建筑学院本科生李睿颖)的作品《土楼文化中心》获得三等奖及奖金5万元。
 
  参赛团队的指导老师为建筑学院副院长李鎨翰教授,他也是吴磊、朱柯桢的硕士生导师。
 
  据悉,2008年,“六群四楼”共46座福建土楼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些土楼仅占福建土楼总数的1.5%,尚存有大量的非世遗土楼需要保护和活化利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央、省、市有关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文件精神,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建召开之际,南靖县特举办献礼世界遗产大会——福建土楼(南靖)保护与活化利用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竞赛旨在对南靖县乡村现存的旧危、空壳化的土楼进行全面普查并建立大数据,开创南靖土楼保护与开发的新局面,以“新时期福建土楼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为主题,累计收到来自133个国内外高校和设计公司团队(个人)投递的148件有效作品。经过7月10日至11日的专家初评和复评环节,决出了特等奖1件、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4件和优秀奖20件。
 
  我校获奖作品《土楼文化中心》选择南靖县梅林镇的“镜楼”加以保护与活化再利用。建筑主体开敞而通透,最大限度地利用优美的场地环境。建筑格局以客家五凤楼为原型,围合出庭院空间,在保护镜楼主体结构及外貌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及加建设计。作品将土楼拆解为墙体空间、木构架空间,分列镜楼东西两侧;将原有镜楼主体空间改造为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展览、游憩、饮茶、社交等空间,尊重土楼的生活印痕及审美价值,并于加建建筑中表现出来;创新性地继承与发展土楼文化,不拘泥于使用传统地方材料(如,生土),创新地运用木材、竹材、卵石、玻璃、钢材等多种材料。整体方案极富创意且经济务实,技术细节完整,具备落地实施的可操作性。
 

建筑学院生土建筑实验室
 
  对于建筑学院设计团队来说,本次获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设计团队导师李鎨翰长期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地域性建筑,对于现代生土建筑与福建土楼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建筑学院牵头设立了生土建筑实验室,连续多年开设了”设计结合建造”模式的夯土建造实践课程。
 
  在导师的带领下,设计团队中的两名厦大联合培养研究生吴磊与朱柯桢,在参加竞赛之前,就已经积累了多次建造生土墙体与设计构造节点的经验,对生土建筑材料特性也较一般竞赛团队有更为实际而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本次参赛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次获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校联培硕士生制度的成果。
 
  设计团队除了对生土材料的研究之外,对传统福建土楼也有很大兴趣。因此,他们也会在手工室用不同材料制作一些福建土楼小模型,在木工室设计制作用于建造夯土墙的木模具以及尝试用木材与土块的结合来探索土木结构的不同连接方式。通过设计结合实践的方式,学子们对传统土楼建造技术及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参赛作品的结构设计也有很大启发。我校生土建筑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学生们日常授课以及参加各种竞赛,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
 
  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然而,其保护更有赖于创造性的转化和传承。近二十多年来,经现代工艺改良的生土建筑凭借低碳、低污染、低造价、可降解、生态环保、优异的热工、声场与调湿性能、文化与美学的表现力,再度回到了国际建筑产业界的视野。欧美先进工业国家,不仅掀起了对现代生土建筑技术反璞归真的创新设计研究热潮,也催生了低碳环保的现代生态建筑产业链。本次获奖,也是我校建筑学院参赛团队对世界遗产大会的一次献礼。
 

建筑学院学子制作的生土块作品(左)、建筑学子主持设计的现代彩色夯土墙(右)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