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校庆征文】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推荐报她的课

来源:《“嘉”人“嘉”语与“嘉园”故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征集作品选登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陈佳慧  摄影:伍静 供图  
2023-03-24

学生们说,伍静老师像学姐一样亲和又漂亮。

  2022年夏天,我大三。
 
  因为疫情防控的缘故,新学期从线上课程开始。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那个盛夏午后。中央空调吹着26度的冷气,房间清凉。两点二十分的闹钟响起,我从午睡中惊醒,眯着眼,从空调被中抽出右腿,钩住右侧靠窗的小桌子,凭着肌肉记忆摁开了电脑的开机键。
 
  起床仪式就绪,我的意识逐渐清晰。下床,坐在了桌边的学习凳上,打开钉钉课程班。
 
  外面阳光刺眼,天很蓝,2楼太矮,以至于我可以清楚地看见楼下用机器剪裁草丛的爷爷们和浇灌小区花丛的奶奶们边工作边交谈的场景。
 
  “画面ok吗?准备上课了,同学们!”
 
  一句女声把我从呆滞的思绪中抽回,我看向电脑,”原来,大家口中的伍静老师长这样啊!”我心想。
 
  她像学姐,亲和又漂亮。
 
  蝉鸣阵阵,午后依旧带有让人困顿的魔力。
 
  我做好了在她讲课的“伴奏”下昏昏欲睡的准备。
 
  可是,这一节课,我却前所未有地投入。
 
  我沉浸在她讲的每一个事例当中,沉浸在她的每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总结当中,甚至沉浸在她所抛出的每一个问题中。
 
  她与别的老师有很大的不同,上课节奏把握得很好,不会让人觉得语速太快听不明白,也不会太慢,让人想睡觉,讲述的内容也很有意思,大概就是,引人入胜的意思。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都推荐报她的课。
 
  在她的课上,我发现我能够汲取足够多的知识。我好像懂得了为自己学习的真正意义,不是源于学校安排的必修课,而是我自主选择的必修课。
 
  她能力强,上课质量高。
 
  所以上她的课,我总是精神百倍。
 
  所以我非常喜欢上她的课。
 
  我是一个非常内敛,从小到大都对教师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畏惧感的人。
 
  是怎样的一种畏惧感呢?举个例子吧:就算是在社交媒介上问老师问题,我都需要在手机备忘录里删删改改好几个来回,再复制到聊天框。
 
  得到老师的回复还会不停地后悔,“不应该这样说的,这样说,会不会不太好……”
 
  要是得不到老师的回复,那就更夸张了,我会很焦虑,甚至还会回溯刚刚,逐字逐句从发问的态度到标点符号,重新检查。
 
  所以,即便老师很温柔,很亲和,我还是会觉得与老师有距离。
 
  “老师”这个称呼就限定了关系。
 
  所以我非常羡慕能和老师处成朋友的人。
 
  转专业的缘故,我上下课都是独来独往。当左右耳各插上一只蓝牙耳机,我世界里就只有耳机中的歌者们与我了。
 
  也就不觉得形单影只或孤独。
 
  返校后的一天,下了伍静老师的晚课,我照旧戴上耳机,把音量调到屏蔽四周熙熙攘攘下课人群杂音的程度。
 
  一入夜,风有点大,位于海边的“嘉园”泛起寒意,我缩了缩脖子,调整了书包背带,继续往前走。
 
  突然感觉左侧的肩膀被人轻拍了一下。
 
  我诧异回头,发现竟然是伍静老师。
 
  那种感觉,你懂吗?我特别希望你懂我——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小透明,并享受这种感觉,不被老师所认识也是常态,但时不时又会期翼着被老师认识。
 
  所以当伍静老师精准地喊出我的名字时,一种明确的喜悦瞬间拥抱了我。
 
  她与我,边走边聊。只觉得没一会儿,我们就走到学校专门接送老师通勤的大巴车边上。
 
  我与她短暂同行了几十米,现在想来,依然是难以忘却的美好记忆。
 
  也许,这对很多人来说,只是平平无奇甚至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但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2023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将迎来20岁!木铎金声,弦歌不辍。在迎接我们“嘉”20周年校庆之际,为了更好地回顾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办学历史,展现“嘉”人风采,记录“嘉园”故事,我校将刊印《“嘉”人“嘉”语与“嘉园”故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特向广大“嘉”人和关注“嘉”的各界人士征集稿件。

  一、征稿对象
  全体“嘉”人(全体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离退休人员)
  也热情欢迎拥有“嘉园”时光、“嘉园”记忆以及关心关注嘉庚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
 
  二、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
 
  三、征稿内容
  1.我的“嘉园”生活
  校友和在校生可以抒写与“嘉”的情缘,讲述在“嘉”的成长故事。可以是第一次到“嘉”的感受,也可以是在“嘉”追梦的难忘一刻,还可以是对20岁母校的美好祝愿。
  2.我所喜爱的老师
  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欢迎校友和在校生讲述与老师的“嘉园”故事。
  3.我的成长故事
  毕业后,我们的校友走向了世界各地,以自己的努力在各自领域中收获成长,在追梦的路上永不止步。诚邀校友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4.我的“嘉园”经历
  在“嘉”教学、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诚邀我校教职员工讲述在“嘉”的生活、工作经历,也欢迎离退休教职员工一起分享。
  5.“嘉园”之歌
  情到深处为她写诗作赋,诚邀您创作与嘉庚学院相关的诗歌。
  6.我的“嘉”印象
  嘉庚学院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诚邀关心关注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讲述您眼中的嘉庚学院,分享您与“嘉”的故事。
 
  四、征文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多讲故事。
  2.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文笔流畅,篇幅不限,长短均可,但建议字数以3000字以内为宜。
  3.投稿可以随附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请注明拍摄内容、拍摄时间、拍摄者姓名等,图片建议为.jpg格式的原图。若影像资料不便由邮件传送,可与相关联系人沟通传送事宜。
  4.征文须为署名作者自己所写、首发,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严禁抄袭;一经投稿,视为授权学校各官方宣传平台、校庆纪念文集等刊登(可与学校沟通做化名或隐私保护)。
 
  五、投稿方式与咨询方式
  1.征文以Word文件格式保存,以“校庆征稿+作者姓名+题目”命名文档。统一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每段首行缩进2字符。作品末尾需附上作者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手机、QQ号、微信号)、学号(在校生)、就读院系或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也可以提交个人简介,点出与嘉庚学院的渊源。
  2.邮件主题需注明“20周年校庆征稿”字样。
  3.为了便于大家投稿,我们设置了以下4个投稿通道,各位可以选择自己熟悉、方便的通道。
  (1)传媒中心(负责与全体人员联系)
  投稿邮箱:tougao@xujc.com
  联系人:陈老师,咨询电话:0596-6288594
  (2)校友会秘书处(负责与全体海内外校友联系)
  投稿邮箱:alumni@xujc.com
  联系人:王老师,咨询电话:0596-6288584
  (3)学工部、团委(负责与全体在校生联系)
  投稿邮箱:myuuu@xujc.com
  联系人:张老师,咨询电话:0596-6288160
  (4)教学促进部(负责与全体在职、退休和离职的教职员工联系)
  投稿邮箱:jxcj@xujc.com
  联系人:高老师,咨询电话:0596-6288369
 

 

相关链接:
 
[编辑:陈巧恩]
[校对:甘丽红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