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谈大学生上课的“举手”之劳

撰稿:学生新闻社 朱蝶莹 沈宇晔 黄增棋 庄雅心  摄影:学生新闻社 吕敦焕  
2010-11-17

 

  大学里不乏气氛活跃的课堂,但是也有一些课堂,同学们“集体消音”,只剩老师一人在唱“独角戏”。面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的手似乎都被千斤石压住,无法举起。而这些千斤石从何而来,又如何搬走呢?记者带领大家一一来诊断。

诊断一:我们含蓄谦虚?

  现象:在采访中,问同学们为什么上课不喜欢发言这个问题时,记者得到很多这样的回答:“我不想讲话是因为我不想太显眼。”这些同学担心身旁的同学因此不喜欢自己,“课堂发言会让别的同学感觉自己爱表现,容易受其他人的嘲笑。”

  病因:害怕自己过于张扬而引来异样目光折射了同学们盲目的从众心理以及中国人含蓄谦逊的传统价值观。面对前者,我们应该明白,所有取得成就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走了与别人不一样的路;面对后者,很多同学都希望别人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然而千里马如此之多,伯乐又如此有限,是否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先成为自己的伯乐呢?

  药方:营销学有一个概念叫“自我推销”,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自我推销”的一种方式。在大学这个“亚社会”中,善于自我鼓励、自我推销的人才可能成功。上课踊跃回答问题也是同学们进入大学的一次真正尝试与自我挑战。

诊断二:不做无用功

  现象:记者发现,很多同学觉得上课回答问题对自己是没有用处的。物流管理系的刘同学说:“上课又不是办晚会,这么积极又没有奖励,回答错了还丢脸。”有些同学觉得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点名回答问题,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地站起来?

  病因:缺乏对知识的追求,从而没有了回答问题的原动力,这正是许多同学不回答问题的原因之一。

  药方:管理系的方自东同学认为加分措施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们上课回答问题有加分制度,只要站起来回答,就能够获得加分。”将课堂回答问题和平时成绩联系到一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同学们回答与思考的欲望,再进而让同学们对知识产生兴趣。此外,同学们应该认识到积极回答问题不仅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自信心。

诊断三:习惯,还是习惯

  现象: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大家都觉得是一种“习惯”。

  病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曾同学说:“从小这种意识就比较淡薄,被动接受得多了就不懂主动了。”从小到大,同学们都习惯填鸭式的学习,特别是经过高考的“洗礼”,同学们似乎已经失去了主动学习的热情,习惯听而不是表达。

  药方:在课堂上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互动,是所有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外教Steve Ling说:“Learning means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学习是老师和同学之间互动的过程)。”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填鸭式,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需要调整好心态应对这一变化。有位老师提到:“课堂上,老师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和互动,这样老师讲课才能讲得更好,课堂效率才能提高。”在私下交流中,老师也可以主动与同学们聊聊这方面的问题,师生之间应敞开心扉,拉近距离。

诊断四:怎一个难字了得?

  现象: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有些同学觉得很难,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不是我不想回答问题,是专业课的知识还没弄懂,我想回答也回答不出来,有时甚至连问题都还没听明白。”

  病因:大学里,很多课程内容融合了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老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思考能力才能回答。

  药方:国际经贸系王金杰同学告诉记者,他很喜欢颜明健老师。颜老师很注重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工作,学生可以在课前根据颜老师所要求的去预习,这样在课堂上就不会成为单一的接受者。记者了解,很多老师都会在开学初推荐同学们看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书,大家应该多去品读这些书,提高自己的修养。而老师们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水平提问题,让更多的同学有信心积极回答问题。

结语:

   “举手”之劳,“举手”有益,老师、同学们一起把手牵起来,架出一条开放互动的教学长廊。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