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无死角”志愿服务 智能车大赛上“最可爱”的人

撰稿:信息与规划部 李艳敏  摄影:信息与规划部 朱鲜艳 学生新闻社 黄恺婕 吕萍萍 杨迪威  
2012-07-18

  “凌晨的校园,被黑暗的夜色笼罩。而北区风雨球馆101室,却是彻夜灯火通明。为了比赛的顺利进行,我们在那里通宵赶工,紧锣密鼓地进行赛道的制作和赛场的布置。”这是一位志愿者在比赛结束后向记者描述的场景。

  为了确保第七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华南赛区比赛顺利进行,我院征集志愿者350人左右。志愿者们根据不同需求被分配在场馆组、会场布置组、技术组、接待组、赛场秩序维护组等8个组别,这也是华南赛区开赛以来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一次。虽然正式比赛只有两天时间,但是很多志愿者都是从六月份就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赛结束后,志愿者们细致周到的服务让远道而来的参赛选手和老师都赞不绝口。

不断重复工作的“机器人”

  “我的任务就是一直说、一直说,把眼睛看到的全部用嘴巴说出来。”他是2010级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张文博,现场解说组的志愿者。比赛从早上八点多开始,到中午十二点结束,接近四个小时的时间,他的嘴巴几乎没停过。张文博说自己平日里从不吃润喉片一类的东西,为了这次比赛,终于破例了。“要不实在是撑不下去啊,我还在一个上午喝了六瓶矿泉水。”

  同样是“说话”,2010级电子工程系的肖屹钦要在工作中不断地重复一句话:“你好,请不要在通道滞留。”他是场内秩序协调组的志愿者,主要负责的就是保持场内通道的畅通。而负责外场车辆督导指挥的2010级法学院的李文豪,这几天的志愿者工作服务下来,晒黑了“一个圆周”。“有同学和我打趣说:‘哇塞,这么黑,还好是晚上见你,黑了也将就着看,白天见一定认不出来了。’”

  除了晒黑了,2011级人文与传播学院的章凯还“变味了”。他负责宣传报道工作,需要为大赛全程录像。“我和我的战友,因为要全程摄像,比赛多长时间,就要站多长时间。因为天气炎热加上要扛着摄像机工作,我总觉得自己身上一直都有一股‘馊味’。”章凯笑着打趣道。除了像章凯这样的新锐力量,马上即将步入大四的人文与传播学院的郭峰也参加了宣传报道组的志愿者工作。“我们班有6个同学都来了,大家都来发挥一下余热。最困难的事情大概就是早起了吧,大四的学长伤不起啊,哈哈。”

不眠不休的“铁人”

  “傍晚开始制作赛道,一直到凌晨五点结束,回去洗个澡,就去比赛现场了。预赛一结束,继续去风雨球馆制作决赛赛道、布置赛场,第二天又出现在决赛现场……”这样不眠不休的“作息时间表”,就是赛道及赛场布置组的负责人姜晓敏最近三天的真实写照。当被问及累不累的时候,他说:“累归累,但是我是从智能车队出来的,有那份感情在,割舍不下。”他为比赛操持着大大小小的事情,还被不认识他的人误以为是“老师”,其实,他不过才是一个大三的学生罢了。

  考虑到负责赛道及赛场布置小组的志愿者通宵工作的辛苦,学院特意为他们在深夜送去了夜宵。“四十几份夜宵放在风雨球馆101室的外面,我叫大家去吃,都没人动。大家都是不做完不肯休息的。等最后吃的时候,饭都是冷的。”这是姜晓敏记忆里最为深刻的事情。

  比赛结束后,专业精准的赛道获得了参赛选手和老师的好评,当被问及听到这些赞美是否很开心时,姜晓敏只是淡淡地说:“我们要的就是比赛的顺利进行,赞不赞扬,我不太在意。”

有求必应的“赛场天使”

  在志愿者队伍中,负责接待组的同学们用“号码百事通”来形容自己的工作。2011级土木工程系的赵家敏在接待的时候,一支参赛队伍把比赛用的车模尺寸表格丢失了。“当时他们联系到我们志愿者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为了确保第二天他们可以顺利比赛,我们连夜帮他们重新打印好,交到他们手上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快一点了。”

  无独有偶,2010级财政经融系的徐煜在接待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的时候,一位选手因为水土不服生病了,担心影响第二天的比赛,就向她求助。徐煜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马和学校相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后来我院派了专车接那位选手去医疗点治疗。“我觉得我们学校在人文关怀上照顾得太周全了,无论参赛选手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尽力满足。”徐煜感慨道。

  徐煜是我院青年志愿者队的成员,也参加过马拉松志愿者活动,但是她说这次的志愿者活动感觉很不一样。“因为这一次是我们自己的学校作为东道主,承办这么大的活动。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代表我们学院的形象,所以我做志愿者的时候会格外用心。”

  一名叫“张怡君很幸福很幸福”的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写道:“做了好几天‘飞思卡尔’杯智能车比赛的志愿者,其实有时候真的挺累的,但是想想其实参赛者比我们付出的更多,他们也有很大的压力,我们能让他们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各位都要加油。”

  (编辑:信息与规划部 李珊珊)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