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多家平面媒体称他为“为广播而生”的传媒人。他主持的《随身听》,陪伴着许多年轻人度过一个个漫长的不眠之夜;他掌线的《新闻招手停》,见证了一个个发生在厦门街头巷尾的新闻事件。他同时更是一位旅行者,提着行李袋,背着相机,在洛杉矶欣赏日出,在巴黎看日落,并把这一切心情记录在博客上,和他的听众分享。
7月14日上午10:00,新闻传播系07级教学实践周第一场讲座,邀请到了这位著名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他十几年来作为传媒工作者的心得和经验。
一身粉红色的衬衫,略带疲倦却依旧充满笑容的脸,以及他那柔和却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出他的亲和力。此刻站在台上的那个彭军,并不是我们平时广播里那遥不可及的心情广播主持,也不是那大型活动上慷慨激昂的主持人,只是一个与我们交流经验的传媒界的朋友。
“新闻是一种责任”,这是彭军与我们分享的第一份心得。“传媒的责任,在于必须向受众呈现事件最真实的一面。”5•12汶川大地震,反映了传媒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反应是如此之快:当厦门喜迎圣火之时,敏锐的媒体已经觉察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惊天灾难带来的震撼,厦门卫视在5月13号就及时赶到了现场。触目惊心的现场,让一位记者丢下话筒,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扶住担架,担架上车后,他又重新拾起话筒采访。
“传播在于创意,创意才能吸引受众。”彭军认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宣传成功离不开创意十足的传播战略。从03年首创“热气球上的广播直播”,让中央电视台和在场人员都知道“热气球是个传播的好东西”,到04年组织拉拉队比赛,“让大家把快乐喊出来”,再到05年的“热心听众方阵跑”,并与心相印、中国移动等大型公司合作,无不闪现着创意的灵光。《新闻招手停》06年在厦门首创“高考爱心车”,更是令彭军倍感自豪。
彭军还告诉学子们“生活需要激情,新闻传媒也需要激情。”他和大家分享了从业这十几年来的一些珍贵照片,有他在演播室的忙碌身影,也有在马拉松赛现场的激情主持,甚至还有刚出道时主持的青涩模样。照片简单朴实,却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生涯。“新闻充满无限可能”,他感叹到。
彭军的学习经历十分丰富,他曾先后在厦门理工学院、福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进行学习,“我还在中央党校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在浙江工商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不同的专业拓宽了我的传媒视角。”
“请饱含激情,充满社会责任感地为新闻事业工作。”这是他对校园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每个人都是生活最好的导演,请保存心中的每一份情感,无论快乐还是悲伤,因为它们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他对所有梦想成为DJ的同学的一点建议。
据悉,接下来新闻传播系还将邀请更多的专家和学者与同学们就传媒话题作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