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厦门大学博士导师杨春时教授为中文系10级的同学们做了有关金庸小说的学科专业入门指导讲座。杨教授分别从侠客由社会角色到文学形象、古典武侠小说中侠客形象的特征、金庸武侠小说对侠的描写、打破传统武侠模式与武侠小说现代化这几个方面,为学生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解构分析,使在座同学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侠”的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杨教授先是提到金庸在小说史上的成就:“金庸已经跻身中国小说史的前十位,在以传统小说为主流的中国,他是第一个跻身前十位的武侠小说家。”
在秦大一统之前就产生了如荆轲一般的侠客,那之后,真正意义上的侠客就消失了。但在金庸的小说中,这些侠客的形象保留了下来,并冠以英雄的名号,如《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等等。正因为有了这些经典的英雄形象,才使金庸的武侠小说经久不衰。
金庸在塑造英雄形象的同时,也将爱情、义气等也被融入小说。杨教授说:“真正的侠客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的,但在金庸的笔下,侠客身旁总有红颜相伴。”
对于情感方面的描写,金庸总是将它一分为二,不仅有正面的情义,如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乔峰三兄弟的手足情,也有如李莫愁的情痴、灭绝师太的门派仇视等负面感情。与以往武侠作品的不同的是,作品中真正地提到了“情”,用“人情”描写人物,设置文章,正是金庸作品感人之处所在。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武侠小说不仅是金庸先生的毕生心血,更是值得华人世界为之骄傲的经典文学作品,同学们在品读作品精彩故事的同时,也可以对其中涉及的内容做一番调查和研讨。”杨教授鼓励同学们多读书、会读书的同时,更要“乐”读书,“享受读书之乐,快乐的去读书!”
讲座结束后,一同学表示:“杨教授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更让我了解到许多不曾接触过的有意义的东西,更感谢的是杨教授为我打开了一扇奇幻的武侠世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