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丨跨越2000公里!嘉庚学子奔赴延安追寻校主足迹

撰稿:“重走嘉庚路·奋进新征程”实践队 石易哲 林锦云  摄影:林锦云 石易哲 洪培瑜  
2023-08-22

实践队师生们在延安大学校史馆合影。

  为深入学习体悟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教育信念和奋斗精神,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7月15日至7月17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重走嘉庚路·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跨越2000公里,奔赴陕西延安,开展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师生们参观知青旧居。

  实践队的首站是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师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足迹,通过参观当年建设的知青井、沼气池、知青旧居以及见证梁家河发展历程的村史馆,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与奋斗故事。在那里,实践队师生们还聆听了梁家河村原党支部书记石春阳的现场教学课,题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和他的群众观》。

在窑洞内开展“窑洞青年说”活动。

  当晚,在指导老师郑文钰和罗江华的带领下,实践队的同学们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校主陈嘉庚先生在青年时期的创业事迹,开展“窑洞青年说”,共同探讨当代青年如何展现不一样的青春风采。

  7月16日,实践队的师生们从城南交际处旧址(陈嘉庚在延安的住所)出发,寻访新市场旧址与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参观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与延安革命纪念馆,体悟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深刻领会嘉庚先生预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真正内涵。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原驻地。1940年6月1日,毛泽东主席曾在杨家岭窑洞外,用自己“责任田”里收获的辣椒、西红柿、豆角、洋芋、豆腐等陕北农家菜,以及一碗邻居为表礼数特意送来的鸡汤设宴招待陈嘉庚,正是这极其简朴的露天晚宴打动了陈嘉庚先生,促使他慢慢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之路。在毛泽东旧居外的小石桌旁,实践队队员陈天滋录制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嘉庚精神微课,并向游客们宣讲陈嘉庚的事迹,传播嘉庚故事。

参观枣园革命旧址。

  次日清晨,实践队的师生们来到枣园革命旧址,穿过作战室,越过幸福渠,参观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旧居,聆听少年先锋队志愿讲解员讲述当年党的重要领导人在此处工作生活与指挥战斗的故事。此外,实践队的同学们还与小讲解员分享陈嘉庚在延安的故事。

实践队师生与延安大学老师座谈、交流。

  最后,实践队走进了拥有80多年历史、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延安大学。延安大学学工部副部长王红、校团委社团部部长赵世翔热情接待实践队师生一行。通过两位老师的倾情分享以及对该校校史馆的参观,实践队的同学们了解到延安大学如何在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理念指引下,用“延安精神”构建“一体两翼”思政育人模式。他们认为,这对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通过为期3天的实践学习活动,实践队师生们用脚步追寻校主足迹,在学习中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践行青春使命担当。据悉,除了奔赴延安外,“重走嘉庚路·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云南分队还赴云南省昆明、瑞丽等地开展社会实践,那是校主陈嘉庚先生积极推动的“南侨机工服务团”支援抗战、保障“抗战输血管道”畅通的事迹发源地。此外,还有部分学生登上“嘉庚号”科考船,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开展海外社会实践,进一步深入学习体悟、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

[编辑:陈巧恩]
[校对:甘丽红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