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与2016级新生对话会】这场对话会来了一位“开门红”

撰稿:学生新闻社 宋宇敏 阮浩威 蔡丽慧 李子健  摄影:学生新闻社 刘健宁 刘可鑫 何思嘉 冯锦映 陈德裕  
2016-11-17
戴一峰副院长与新生倾心交流  
1/9
现场氛围活跃、欢快  
2/9
“开门红”给这场对话会涂上了和谐欢快的氛围  
3/9
  
4/9
  
5/9
  
6/9
  
7/9
  
8/9
  
9/9


  日语系2016级女生王雨琪率先提问,而且一口气连提3个问题。在偌大的主楼群3号楼大报告厅里,身穿红色上衣的她很显眼,也因此,她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响亮大名:开门红!
 
  这是11月15日晚上举办的第五场“院长与2016级新生对话会”的开场白,主角是副院长戴一峰和来自日语系、艺术设计系(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系的新生们。“开门红”女生则为整场对话会涂上了和谐欢乐的底色。
 
事无巨细
交流话题面广,提的问题翔实
 
  对话会一开始就进入提问环节。王雨琪发问的3个问题里有两个与生活有关,而且均是细节问题。事实上,当晚的对话会,“细”成了一大特点:交流的话题面广,涉及专业学习、就业、考研、出国留学、校园文化等;新生提的问题也很细,譬如不少新生提了宿舍空调、食堂饭菜、校园超市等问题。
 
  这些细致的问题都得到了戴副院长详细、耐心的解答。他告诉大家,“今晚的主题就是交流,举办‘院长与新生对话会’正是想聆听和了解新生的心声,妥善解决新生反映的问题,让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完善。”
 
  “细”的特点还体现在戴副院长的细心和用心上。现场,当某一问题引起新生较大反响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声,戴副院长总会邀请学生代表集中阐述问题;面对有些胆怯的新生,戴副院长鼓励他们要勇于提问,表达自己的想法。
 
旁征博引
从“小绿”谈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当晚的对话会,新生们畅所欲言。戴副院长不仅解答了同学们当场提出来的问题,还一一回答了新生写在纸上的问题。他一贯的睿智更是让整场对话会充满掌声。
 
  譬如,谈到“小绿”(校内公共自行车)时,戴副院长表示,设立“小绿”是学校的用心之举,“小绿”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校内公共交通工具的角色,更是展示学生人格成长的窗口。他提倡大家要善待“小绿”,积极参与到“小绿”的维修中。
 
  戴副院长接着表示,上大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专业知识,更要让自己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成长,“小绿”是学校为大家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在学校里养成善待“小绿”的习惯,出社会便能懂得尊重他人、服务社会。
 
大有裨益
新生直言很受启发,困惑没了
 
  对话会上,艺术设计系新生沈芯亦提出了自己在转专业问题上的困惑。对话会结束后,她说,戴副院长的回答很在理,自己深受启发,困惑没了。在该问题上,戴副院长表示,嘉庚学院赋予每一名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有一次自由转专业的权利,正是考虑到大家一开始不太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
 
  “当然,转专业的权利并不等于盲目跟风,而是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然后做出选择。”戴副院长说,转专业是我校“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之一,“类似的举措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享受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同时,要珍惜大学时光,勤奋学习。”
 
  “完全没有想到‘院长与新生对话会’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举行,实在、亲切、轻松,贴近我们学生的实际,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建筑学系新生黄家昱谈到对这场对话会的印象时如是说。
 
  编辑:传媒中心 苏海森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