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七月,“Green Wall”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生化大楼迎接从湛江远道而来的红树林“建设兵团”——2000株拉关木、无瓣海桑,打响了暑期社会实践第一枪。
“下车、出列、分队、入列、报数”,红树林“子弟兵”们井然有序;卸苗、分苗、装筐、排序、清点,“Green Wall”团队点兵点将。同学们从大货车卸运育苗袋,从中小心地取出拉关木、无瓣海桑幼苗土球,分辨清楚品种后,分长势移入育苗筐中,喷水养护。
这些远道而来的小精灵,在休整复壮适应后,将参与到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2012年底,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与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申报成功,成为我院两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之一,今年将进行大规模建设。
由于拉关木和无瓣海桑幼苗阶段很像,队员们刚开始“傻傻分不清”,周亮老师告诉大家“拉关木的叶片与叶柄连接处有两处腺点”,王伟艺老师补充说“拉关木的叶片前端有点凹,无瓣海桑叶片前端是尖的”。在分苗实践中,大家逐步熟悉了两个红树林品种的区别,郑雅欣同学还发现“无瓣海桑的枝有隆起的节,正四棱形的”,林娴慧同学发现“拉关木的茎干大多是圆形的,少数也是四棱形的,但隆起没有无瓣海桑明显”。
“Green Wall”团队是一支跨院系的队伍,来自机电工程系的傅文君同学感触尤为深刻。她说:“在我们这些外系的同学看来,这些植物十分陌生。通过这次动手实践,我切身认识了拉关木和无瓣海桑,增长了自己在生态方面的见识,亲近了大自然。”
面对满满的劳动成果,“Green Wall”团队成员很开心。“Green Wall”实践队负责人蔡英杰同学表示:“我们是Green Wall,我们定当众志成城。”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