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午,一场关于思想与创意碰撞的“i+Y”专业LOGO设计大赛决赛在主楼群3号楼小报告厅举行。
比赛共吸引了71名来自不同院系的学子的报名参与,共收到作品125份。经过初赛的选拔,共有8名选手进入决赛。大赛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宣传中心承办。比赛主题中的“i”意为“我”,“Y”意为“你”,主题为连系“你”、“我”,内容为设计自己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LOGO。比赛旨在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拉近设计与生活的距离,是一个自我展示、诉说对专业情感的平台。
各显神通展风采
决赛有强大的评审团——来自各个院系的50人学生评审团和由来自艺术设计系、人文与传播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传媒中心的10多名老师组成的专业评委团。决赛的主要内容为,参赛选手上台介绍LOGO的设计理念和作品效果,并接受学生评审的质询和专业评委的点评。
2015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王荦晏,用简单的黑白线条赋予LOGO丰富的含义。2015级会计与金融学院的林沁以蓝白为色调组合,设计所在学院的LOGO和该学院五个专业的LOGO。2014级艺术设计系的侯凯瑞注重网格绘制的尺寸等细节,立求以精细的制作打动人。2013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郭宇婕巧妙地将设计融入生活应用,她的设计理念“不融于生活的设计,都不是好设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犀利点评含期望
学生评审团与参赛选手的“过招”也是本次比赛的亮点。郭宇婕以齿轮元素设计自己的专业LOGO,引发学生评审“更适合其他专业”的质疑。对此,郭宇婕镇定地给予回应,并以苹果标识为例,指出“简单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并达到记住该专业的效果”。
学生评审团的存在,让选手们在一问一答中,得到了再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评委们的专业点评,则给了选手们不少中肯的建议。评委、传媒中心主任助理王小磊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建议选手选择更有鲜明代表性的元素进行设计。评委、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梁维娜老师对选手们提出了“提高自己的审美,融入更多的美学来充实自己作品”的希望。评委、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总支书记林斌也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有创新精神。
受益匪浅收获多
最终,综合专业评委团评分和学生评审团的投票得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郭宇婕获得了一等奖与人气奖,2013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何泽越获得了二等奖,2013级管理学院的张天伦获得三等奖。
收获颇丰是选手们的最大感受。郭宇婕表示,这次比赛让她对设计“有了新的点子”。林沁表示:“学生评审团和评委的建议让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这次比赛我还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现场的观众也表示受益匪浅。2014级会计与金融学院的胡赟同学感慨道:“我一直以为设计是很高大上的,现在才明白设计来源于生活。”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