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析边沁理论 阎云峰老师畅谈法学大家思想

撰稿:法学院 卓然  摄影:卓然  
2011-07-15

  7月14日,法学院专职教师阎云峰老师在经管大楼204教室为08级法学学子带来一场主题为“立法与改革——从边沁的法典编纂思想说起”的讲座,深入阐述了法律改革先驱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的生平与思想精要,并由其观点引发对现世的启示。

  边沁,作为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现代经济分析法学派的鼻祖,立法与改革的思想不仅在其所处时代掀起思想狂潮,对后世的立法、哲学、政治等方面的建设都有或多或少的指引性作用。“要对你不知道的东西保持敬畏。”阎云峰老师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就对边沁有一系列的研究,把讲座内容系统地分为三个部分详细解说的同时,还向在座同学介绍相关的阅读信息。他慷慨激昂的陈词和引经据典地阐述方式让济济一堂的现场听众意犹未尽、颇有收益。

  边沁的生平:贯彻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

  “边沁‘功利’吗?”、“他是英国式还是法国式的思想家?”、“边沁首先是伦理家还是法学家?”阎云峰老师通过陈列三个问题,抛砖引玉地讲述边沁生平事迹与思想追求。作为当时拥有较为“前卫”思想的边沁,坚持其建立于人类苦乐之上的哲学思想,提出以追求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并奠定了其立法利益论角度与追求建立“万全法”的思想基础。

  边沁的思想与成就:通过立法改革法律和政治

  “作为立法学家,边沁当之无愧。”阎云峰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悉心介绍了最难理解解也最需要理解的边沁思想要点。边沁的功利主义法学理念全面替代了自然权力观以及社会契约,使得在19世纪前非科学的人文之王——法学,最终成为了实验的科学。

  阎云峰老师还阐述了边沁的伦理计算、功利中介原则与其编纂民法典的原理,确定了功利主义的理论定位并引发了对现世的思考。“生计与安全是生活的本身,因而富裕与平等是生活的美化,这是边沁伦理计算的主要思想。”阎云峰老师补充道,“程序法和实体法之分,也是基于边沁的思想提出的。”

  边沁思想的局限:基于当时与现世依然存在不够现实之处

  边沁放大理性、对法典编纂的“完美主义”与奢望等等,都体现了在一个时代与体制中,边沁思想的局限之处。“不幸运与幸运的交集,有点和缺点明显的天才,这就是边沁。”阎云峰老师总结边沁个人,肯定了其思想对后世的莫大启示的同时,通过阐述边沁思想的局限使得这个法学大家的形象更加人性,更加深入人心。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