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之际,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婵娟同学绘制了一份“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无障碍游览路线图”,将植物园内残障人士可达的景点串起来,设计出多条游览路线,推荐给行动不便、需依靠轮椅出行的残障人士及老人、婴幼儿使用,希望所有人都能一起分享清新空气和美丽风景。
暑假期间,李婵娟同学在厦门园林植物园实习。利用这个机会,李婵娟堪查了植物园各景点及通往各景点的道路。通过比较,她筛选出地形平坦、坡度较缓、台阶较宽、级数较少的路线,连接成“无障碍游览路线”。该游览路线以“亲近自然、强身健体、休闲”为主题,按万石景区、紫云景区、西山景区分开设计,将观光车站作为不同景区路线的链接节点,游览者可根据自己的安排选择性游览。该路线涵盖了植物园各大景点,包括万石涵翠、棕榈岛、多肉植物区、藤本彩叶灌木区、花卉园等多个特色专类园区,它们也正是厦门园林植物园的精华所在。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副研究员蔡邦平博士对该路线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该方案以残障人士浏览植物园为出发点,考虑植物园的最佳景点,设计了最佳的浏览线路,充分考虑了残障人士亲近自然、贴近绿色、拥抱生态的需求,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李婵娟的指导教师周亮老师介绍说:“我市无障碍设计已相当先进,以园林植物园为代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盲道、缓坡、电梯、卫生间随处可见,整个园区充满了人文关怀。现在无障碍设计已逐步过渡到‘大众性设计’阶段,在这种设计中,除了残障人士外,所有年龄和背景的人都能使用这样的空间,无障碍设施可以方便所有人的生活。”
下一步,李婵娟同学将结合大众性设计的理念,在现有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应用GIS研究残障人士在植物园区的景观可达性,在可达性盲点及断点区域设计相应链接设施,将所有景点真正连接起来。
李婵娟设计的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无障碍游览路线图:http://ese.xujc.cn/garde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