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不一样
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心”,学生是大学的“客户”,也是大学的“产品”
课程结构不一样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加大,还专门设置了为期两周的实践教学周
教师不一样
实行教师答疑制度,每位教师每周需要安排3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的固定答疑时间,为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学生不一样
嘉庚学院的学生,比较爱探讨,敢于赶超,组织能力比较强,动手能力也强,又不会好高骛远,能从细微的事情做起
洒满阳光的校园。(易欣 摄)
荷兰国际交流生与嘉庚学子欢乐互动。
学生在MIXAR-虚拟现实与媒体艺术实验室。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师生在红树林种植地。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一隅。(蔡佳雨 摄)
本版文/本报记者 佘峥
本版图/厦大嘉庚学院 提供(除署名外)
今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举行建校20周年校庆。创办之初,这所大学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要办成一所不一样的大学。
20岁的厦大嘉庚学院真的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知方法。
不久前,一家基金会访问学校后,找到的答案是:嘉庚学院的“不一样”表现在校园道路减速带——绝大多数的减速带需要用颠簸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嘉庚学院采用宽大的缓坡三角形设计,让你能看到它们,又感觉不到太多太大的颠簸。
参观者认为,这就是嘉庚学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不一样——在满是免费共享自行车的校园里,学生的体验被关照到分毫。
应该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不一样”,减速带只是一个最微小的观察点。
昨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接受本报采访,坦诚畅谈探索“不一样”办学道路的甜和苦。
20年前,王瑞芳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教授,他原本可以在棕榈树下的相对舒适圈里当一位经济学者,但他接受了母校厦门大学的召唤,回来创办厦大嘉庚学院。从此,这位“理想先生”走上一条充满未知挑战的人生路。
透过“理想先生”,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20岁的厦大嘉庚学院。
厦大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学生是我们的“客户”,也是我们的“产品”
管理灵活自由
一人独当多面 只开解决问题的会议
问:过去20年来,嘉庚学院时刻把“‘以学生为中心’, 办一所不一样的大学”挂在嘴边,“不一样”是一种标新立异?还是它的背后有大道理?
答:我们的初心朴素而真诚:希望能办一所在行政上删繁就简的大学,这样,大学就可以把尽可能多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上,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心”。我们还要避免过分商业化。
嘉庚学院遇到好时机。从历史角度看,它是应国家发展而生。20年前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迅速攀升,需要高等教育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精英走向大众,这也是包括嘉庚学院在内的一批独立学院呱呱落地的原因。改革者的考虑是,这些新生的本科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办学,还能给予更多孩子读本科的机会。
2003年,厦门大学经过深入调研、认真研判,怀着对高等教育改革和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担当,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自办学之日起,嘉庚学院在福建省即在本二批次招生,拥有了较高起点。
问:现在回头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不一样”了吗?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实事求是地说,20年来,我们遇到一些现实问题,虽然无法100%实现初心,但是,嘉庚学院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之路。
譬如说,我们建立了一支精干管理队伍,人人能独当多面,个个都像“特种兵”,富有效率——从一开始,嘉庚学院是从学校的实际需要设置岗位,而不是看别的大学如何设置,我们再依葫芦画瓢。
再譬如说,我们的管理风格重在务实,只开解决问题的会议——如果凡事都要等着学校开大会,布置任务,然后大家再行动,这不是效率。
还有,我们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我们更关注,每位教师能不能获得与他能力相匹配的发展路径,有的教师科研能力突出,有的教师教学能力突出,有的教师两方面均衡发展,所以我们在工作量管理上并不死板,是比较灵活自由的。
理念特立独行
没有学生 也就没有学校其他活动
问:其实,外界也感受到嘉庚学院的一些“不一样”。嘉庚学院创办不久,就引发热议:校园里哪个地方被同学们踩出一条道,学校就会在那儿修起一条小路。
答:的确,有学生反映:两栋楼之间的道路规划不科学,要绕大圈走。我们就为学生开新路,以方便学生。
但是,如果仅凭这个来理解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不一样办学理念,那是失之偏颇。从一开始,我们认清一点:学生是我们的“客户”,也是我们的“产品”。面对“客户”,我们要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到位的服务,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本科教育。
这里有很多例子,20年前,学校开学不久,便收到一名学生的转专业申请。为了赋予学生更加自主的专业选择,学校不仅很快同意学生申请,还出台了当时中国高校数一数二的宽松转专业制度——允许每位在校生有一次转专业机会。
当时在很多大学,老师上完课就不见踪影,从开办起,嘉庚学院实施教师答疑制度,每位教师每周需要安排3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的固定答疑时间,为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为此,我们也为每位专任老师配备独立办公室。所以,我们的老师也和别人不一样,专任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很多,关系比较亲密。
嘉庚学院还规定,各专业的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40%,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高于55%,为的是学生可以自主地根据自己的进度和兴趣进行课程修读。
也就是说,嘉庚学院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实在各种细节中——你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空间,你才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所以,很多学生竞赛,我们并没有“抓”,但是,照样能得奖,因为有一批感兴趣的学生,把竞赛项目一届传一届。最近,嘉庚学院学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中最重要的“挑战杯”比赛中,拿到两个赛道的最高奖。比赛前,我还安慰他们:“不要对结果太在意,平常心就好”。
这或许就是嘉庚学院的最大不一样——20年来,每时每刻,我们都告诉自己: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的其他一切活动。换句话说,学生是嘉庚学院的起点,也是落脚点。
育人严慈并济
考场随机排座 蔽名改卷
问:但是,我们也听说,嘉庚学院对学生好起来很好,狠起来也狠?
答:我们的“以学生为中心”不是要无原则地“宠”学生,我们只是给学生自由、空间以及公平,你不能在评优评先中做手脚;另一方面,面对“产品”,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实施严格的管理,从产品的规格设计(学什么,期待什么效果)到产品检验(考试)、社会评估(职场竞争力)是一个科学链条,绝不能凭感觉、依惯性稀里糊涂地走,这样才能使得“产品”在“出厂”时质量有保障。
在嘉庚学院,每个学期期末考实行随机排座,杜绝邻座作弊和联合作弊的可能,实行蔽名改卷,也就是说,老师改卷和提交分数,并不知道分数背后是谁,防止人情分操作,让学生更加专注学习。
这才是嘉庚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真谛——把学生放到学校最重要的位置,帮助他们修炼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拥有更多原本不可能的未来。
问:不一样的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和别人不一样吗?
答:20年来,我们培养了六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获得社会很好评价:“嘉庚学院的学生,比较爱探讨,敢于赶超,组织能力比较强,动手能力也强,又不会好高骛远,能从细微的事情做起。”
这其实是嘉庚学院坚持了20年的实践教学育人之道做出的贡献——我们强调能力培养,坚定地把“帮助每位学生开发潜力,实现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
嘉庚学院的实践教学,有点类似“做中学”,譬如说,学新闻的,在学校里,就要开始参加模拟“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中,学习提问,学习采写,不能“光说不练”。 我们认为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嘉庚学院为此三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目前正在开展第四轮修订,为的是将实践教学的理念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我们的课程结构也和别人“不一样”,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显著加大,这还不够,还专门设置了为期两周的实践教学周。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学生充满朝气。(李昌树 摄)
兼顾确定与不确定
给学生提供更优教育 创造更好未来
问:20年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时,由于是新体制,很多人替它捏了把汗。不过,现在看来,厦大嘉庚学院的新20年,又比前20年更让人关切——和同类学院一样,它面临学校发展前景和路径的重新考量和新的顶层设计,嘉庚学院会往哪里走?
答:的确,未来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不是我们能把握的。在不确定当中,我们能做的是让我们的师生看到一个“确定”。
对学生来说,就是学校继续提供一种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的课程,教育的质量;对于员工来说,要为大家争取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这也是“确定”。
现在,我们只管做好自己,做确定的事,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这就是在为我们争取更好的确定的未来。
【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