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是我一直奉行的学习原则。作为对本专业有着浓厚兴趣,并且积极学习专业知识的一份子,在此,我简要地谈谈自己两年多来对电子商务系课程的学习的心得,总结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提供一些学习的建议与大家共同分享和交流。
对于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首先,我认为是要对电子商务知识兴趣的培养和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是针对个人而言的,要培养对电子商务的兴趣和对互联网的热爱。氛围的营造是集体的活动,班级或系里应该变现出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提前学习和探索性学习。
兴趣是培养的,而不是天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刚进入大学多接触专业知识、多阅览专业方面的书籍,多关注最新的专业前沿动态。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专业兴趣很容易得到极大的培养。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起初对于很多电子商务理念、一些专有名词甚至一些经常听说的电子商务企业都是一问三不知。但是,在周围朋友的影响下,我开始慢慢的关注电子商务,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关注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趋势,关注互联网商业模式,关注web2.0的发展。这期间,兴趣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兴趣一旦形成,对知识的渴望也越加强烈,不知不觉地自发去寻找或搜索很多相关的信息,自然专业知识也得到很多的沉淀。
那究竟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培养学习的兴趣呢?我这边主要推荐两种方式:一是图书馆丰富的学习资源。二则是互联网。
图书馆书籍众多,涉及面广,各种相关专业类型的书本不少。而我们专业又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一方面涉及商务,另一方面又有技术,所以我们应该针对这两方面分别入手,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交叉性地学习。对于商务方面,涉及到网络营销、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优化、物流和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法律、电子支付、web2.0等各个方面,这类书籍一般集中在图书馆2楼。而技术类的书籍,像Photoshop、Dreamwear、ASP、数据库技术等,主要集中在图书馆4楼,大家有时间都可以去借阅来浏览自学。同时,图书馆5楼还有最新的期刊杂志能满足大伙对最前沿的行业动态进行了解,像《电子商务》、《销售市场》、《现代广告》、《电脑之家》等等,这些杂志也是我经常阅览的,很值得推荐。此外,图书馆数字资料,也就是数据库资料也很丰富,在图书馆资源里面就可以下载的到,并且它对学生是免费开放的。我建议大家要学会用各种期刊数据库的检索,不管是现阶段的学习还是毕业时论文资料查找,以及将来各种数据资料的收集,这都是很有帮助的。
与图书馆资料相比,更多的学习资料来源是互联网。网络是很草根性的东西,特别是web2.0大肆普及的时代。各种信息遍布于互联网中,只等待你去搜索。在网络上,只要你有想象力,你就能搜索到你要的东西!利用互联网,不仅对平时作业内容的收集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于平时发生的事件信息也能及时获取。在这里对利用网络学习提出一点个人的建议。
1.把课本上的知识和网络操作实践结合起来。
打几个比方,在学习电子商务概论的时候,学到网络支付时,可以自己开通网上银行或支付宝、快钱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尝试性地进行小金额的购物;在学习网络营销的时候,可以就自己建立的博客空间或者自己运营的独立网站进行推广;在学习物流时,可以多去了解线下的EMS、顺丰快递等各种物流通道。反正只要能在把书本上或者网络上接触到的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就要尝试这动手去实践。这种学习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起你的兴趣。
2.利用博客学习。
大家应该在网络上开设自己的博客。刚开始的时候,多看看别人的博客,特别是某互联网知名认识和活跃在网络评论前沿的行业人士的博客。看得多了,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接着可以就互联网的某个热点问题或正在学习的某个知识点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或者做一些行业动态的评论,当然也可以写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只要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都可以,不管写得怎么样,写得多么外行,要坚持原创,坚持写一些。这对于学习专业知识和了解前沿动态以及自己各方面能力提升都有很有效的帮助。
3.在网络上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在和网友互动交流中学习。
交际很重要,使我们需要培养的重要技能。而网络交际圈包括现实和虚拟两方面的交际。现实中的朋友可以在你的QQ好友或MSN好友、校内等社交网站空间好友中,当然更多的是不认识的、没有见过面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多以互动交流为基础的远方陌生人,并且这部分人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是有这共同的爱好,甚至是相似的背景成为交往对象,所以,你能从“他”、“她”身上学到很多很有用的,可能现实交往中学不到的东西。一定要好好维护这样的交往圈。很多互联网牛人或者资深评论家或者活跃博客写手等都是很热情和网络好友互动的,要花点时间和精力多和这样的人接触,这很有益你的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流的加深,虚拟网友成为现实中的朋友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