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年校庆系列讲座】王绍森教授透视“建筑、文化与生活”

撰稿:学生新闻社 董榕华  摄影:学生新闻社 郑月玲  
2013-10-01

  你知道嘉庚学院的主楼群是谁设计的吗?

  你知道厦门大学嘉庚楼群是谁设计的吗?

  答案就是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绍森教授。王绍森教授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获得“首届福建省建筑设计大师”、“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称号,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建筑设计大奖;著有教材《透视建筑学——建筑艺术导论》,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在嘉庚学院十周年校庆之际,我院请来了王绍森教授到学院演讲。9月26日,同学们慕名而来,主楼群3号楼一楼小报告厅座无虚席,就连阶梯上都坐着人。王教授也不负大家的期望,诙谐幽默、妙语连珠,讲座过程中欢笑声不断,他从环境——建筑的依存、建筑——文化的载体、文化——建筑的灵魂、生活——建筑的本质等方面,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建筑与环境

  讲座中,王教授由浅入深,通过自己的例子讲述很深的理论。PPT上王教授展示了很多自己的手稿,他告诉学建筑的同学,每到一个地方之后,要将该地方画出来,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因此这样的手稿足足有四本之多。他建议同学们多去看看不同的地方,因为不同的环境给人不同的感觉。他还指出,恶劣的环境更容易产生宗教,而宗教就会带来建筑,强调只有在合适的环境里,建筑才能体现价值。

建筑与文化

  水城威尼斯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精华;客家的建筑群是中国人依山伴水、长幼尊卑的体现;徽式建筑的黑白色是雅致的体现……王教授指出,这些民居都是劳动人民的结晶。他说民居是创作的源泉,每座民居的背后都有着一种文化,每个地方文化不一样,建筑也不同。比如,闽南文化是多元的,因此闽南建筑是花哨的、综合的、开放的;而北方四季分明,建筑就比较大气、宏伟。

  文化决定了建筑的形态,而建筑体现了各地的文化。

  当王教授询问大家在看建筑物会不会看篆刻在上面的字时,大多数同学表示没有注意到。对此,王教授提醒同学们要多研究不同建筑背后的文化,因为建筑师要做的不仅是设计、建造房子,还要传承建筑所代表的文化。他指出建筑正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没有灵魂的建筑只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成功的建筑师都是成功地将文化和建筑结合的人。他告诉大家厦门大学嘉庚主楼群设计竞标时,有许多具有实力的大学参与竞标,但厦门大学因为研究陈嘉庚先生的文化,设计出的建筑正是嘉庚文化的载体,因此成功竞标。

建筑与生活

  “无论是多么杰出的建筑,其出发点都是为了人的生活。”王教授还展示了各类建筑师的作品,他指出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代表作,生活不只需要住的地方,而且还需要住的享受。

  在讲座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向王教授提问。其中一位2013级建筑学系新生问道:“在和我院荷兰交流生沟通之后,我发现他们对土楼这样的建筑很惊奇,我们又该如何留住这类文化遗产呢?”对于新生就懂得文化遗产的珍贵王教授表示很欣慰。他说保护土楼,不仅是把它列为文化遗产,而且还要发扬土楼背后的文化。互动环节中他还再次强调,要学建筑,也要学习文化,一个有内涵的建筑师,设计的作品才有价值。

  “很专业,偏向建筑学专业,但很有趣”,听完讲座后2011级土木工程系黄同学如是说。这样的讲座对建筑学系的同学来说则受益良多。2010级建筑学系甄同学表示,“很有用处。以前自己的作品大多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文化,以后要加入这一部分。”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