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快乐并且纯粹自我的过程,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无功利性的习得是一种境界,在文史哲的领域内,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获取和涉猎上,更重要的是学会感悟、自知、思考,从而让自己不断走进和发现自我、探索生命的内质和灵魂的深度。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孔子的学习态度。没有一种学习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的,就像在文学欣赏的领域内,没有一个评价是真理,我们只能在不断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启悟,逐渐发现乐于被自己采用并能运用自如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绝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它会随着每一个阶段学习状态的不同而改变,完全没有必要为了遵守一个已失去效果并且毫无吸引力的学习模式,却让自己所累,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工具——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以上这点是我们应该切记的。
下面这些只是我的一点点小小的学习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如果其中任何一点能有些许价值,这也就让此篇文章物有所值了。
兴趣,我得承认它确实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没有它,我们根本不可能让自己满意地完成一件事,即使出于任务型地完成,也不能体现那件事情对于自身的任何价值。所以,我们需要一颗最善感、丰富、好奇的心,对生活微笑,对知识渴望,对宇宙包容,用自己的所有去拥抱。在没有完全了解某一领域之前,请不要轻易地对它拒绝,时刻告诉自己:你永远不可能穷尽某一知识,到现在为止,这一知识之所以会被你触及,就是因为它依然很有魅力,而且它的魅力一直在继续。请小心地提醒自己:当你对它冒失地关上心门时,很可能你扼杀的正是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而很多时候,点燃你生命的可贵的激情之火就孕育其中。
现在,你已幸运地发现了让你着迷的一座知识殿堂,请不要犹豫,大踏步地跑进去吧,与你的偶像对话,重新在伟人们的神殿前点亮崇敬的蜡烛,惊喜地拿起那些你一直憧憬得到的书籍,然后打开,尽情地汲取知识的蜜汁吧!这就是此时你需要做的所有,不要质疑,不要贬低,不要比较,只是了解和倾听。
现在,你已不是先前的那个无知的你,尽管你依然对那个神奇的世界知之甚少,甚至只是凤毛麟角,但是你开始进入那里,不是迷茫地摸索,而是开始有了方向,你开始思考,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比较,而这恰恰基于先前你的获取和自己渐渐成熟的内心世界。不要狭隘地徘徊于自认为有想法的那块园地,拓展,虽然无力做到博览群书,至少要尽量阅读经典,你要知道,在每一点小小的知识上,都有大大的学问,以小见大,管中窥豹,一位大家绝不会吞下一头大象。
用最宽容和温存的视角、最自由的思想打开我们的心门,在知识的获取层面,深度、广度的方向上,我们需要学无止境。愿我们早日踏进那个辉煌的知识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