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之强,何以军训?新生成长系列公开课国防教育专场铿锵开讲

撰稿:青年融媒体中心 童婳  摄影:学工部、团委 张倩瑜  
2023-09-20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9月是全民国防教育月,为增强青年学生国防意识,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9月11日上午,学工部、团委特邀承训部队某营政治教导员丁阳幸开讲新生成长系列公开课之国防教育专场。该场公开课由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军训团副政委郑文钰主持,学生军训团团长郭进滨、承训部队官兵以及2023级新生代表参加。

  丁阳幸首先介绍自己的“特殊身份”,他是厦门大学2007届自动化专业国防生,是首批在漳州校区求学的“拓荒者”。紧接着,他抛出一个问题——南方之强,何以军训?他从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个人意义三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答。

  “每一个现存的事物,最初都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丁阳幸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带领大家一起回顾在烽火硝烟中成长起来的厦门大学。罗扬才烈士与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的诞生;萨本栋校长临危受命,在抗战时期带领厦门大学师生内迁闽西艰苦办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前线的炮火中,厦大学子肩负起“海防斗争”的使命,站海防岗,被称为“带枪的大学生”……他通过一段段校史故事,让大家了解到当时苦练杀敌本领,是每一位厦大师生的必修课,也帮助大家明白厦门大学“英雄学府”的由来。丁阳幸指出,创校之初,厦门大学就需要学生培养爱国精神来保家卫国,而军训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丁阳幸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形容当前的国家安全形势,他提到了中菲、中日、中印冲突,以及台海问题,结合近期时事,让同学们认识到其实战争离我们不过咫尺,每个人都应保持着忧患意识。“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他引述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概括,希望在场学生们努力提升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加深报国的决心和勇气,理解军训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身体可以影响大脑,军训可以砥砺精神气质,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丁阳幸表示,从个人意义而言,军训不仅可以增强爱国情怀,也能培养团结协作意识,过程就是奖励,希望在场学生们把军训作为美好人生的一段难忘经历。

[编辑:陈巧恩]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