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赛】在“嘉”里,我有个家

来源:2024“传承嘉庚精神,逐梦青春嘉园”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撰稿&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傅靖
2025-02-12

  “成为工程师,从踏入赛场的那一刻开始”,这句话在我耳边萦绕了两年,也见证了一个文科女孩从初入校园的懵懂到如今的独当一面。

  是的,2024年,是我来到TCR机器人战队这个大家庭的第二年。

  “文科女生怎么打机器人比赛?”“你在机器人战队都做什么?”作为一支学科融合的队伍,除了技术外,还有很多不为大家所熟知的方面。而我,作为队里的运营和宣传经理,进入团队的初心是因为“酷”。我喜欢追寻不一样的生活,我喜欢去体验各个学科里独特的魅力,虽学不精,但也很充实。

  入队的第一年,专业对口的我懵懵懂懂地成为了运营宣传组的一员。从小白开始的每一步都很困难,但每完成一件任务时,迸发的都是无以言表的喜悦。就这样,跌跌撞撞中,我开启了第二年的故事。

  现在想来,第二年是全新的开始,是我更深切地认识这个团队、更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个实验室和这些伙伴的开始。

  大二就担任战队的宣传经理,在RoboMaster比赛中是不常见的,对好胜的我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宣传组与技术组的壁垒,在队里素来是无法完全逾越的“鸿沟”,但九月份刚踏进实验室的那天,老队员们和我打招呼的那刻,我,突然感受到了战队集体感。

  在这一年里,我照猫画虎地学着学姐学长们留下的痕迹,来带领我的小宣传团队完成每项工作,而真正处在这个位置上时,才意识到自己过去对于未来的一切美好设想在现实的阻碍下都无比的困难。高标准、高质量的期许,也因为漫长的磨合而变得按部就班。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收获:我学会了放平心态,让自己更多地去享受过程,不再只是盲目于结果,而是更期待当下发生的每一个故事。

TCR战队成员们在实验室里备赛

  我享受和大家一起去进行技术上的钻研。身为团队的“门外汉”组别,严重的技术壁垒是扼死交流的第一步,但我化身一名“厚脸皮”的学姐,常常偷学着知识,在大家耐心、细心的解读下,也真正地放开了自己,学会“不懂就问”,于是,我成功学会了焊板子。

  我享受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时光。安静又闹腾的实验室,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熟悉的地方。我们在一起,就好像在行色匆匆的大学生活中找到了一片慢节奏的生活圈;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干饭、一起玩耍,我们共享快乐、悲伤以及生活中点滴的小情绪,这里好像开启了我广阔人生的无限性,在大家身上,我也看见了我的未来的多元可能。我爱这里,爱因不同的志向与目标汇聚在一起积极向上着一同努力的我们,爱这里总有人倾听我的声音并给出可靠的回应,强烈的归属感和家的温暖,紧紧包裹着我。

TCR战队在进行适应性训练

  2024年5月,在武汉,江城炙热的风和我们的热血交织在一起,给2024赛季的故事画上了句号。回程,坐上高铁,车灯暗下的瞬间,我的泪止不住地溢出眼眶。落下的泪,是紧绷的神经在瞬间放松,是看着扛下了高强度压力的大家疲惫地倚在靠背上的心疼,是这个赛季的故事突然就结束了的喜悦、不舍、收获,那一刻的我,好像完完全全地走进了TCR。大家一起熬过的每个深夜、在实验室每个角落小憩的身影、彼此催促的每一个进度、每一句加油打气……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在我脑海中点点闪过,停留在了赛季初规则测评的那天晚上——四十几人做着同一份试题,历经四个小时,终于刷到97分的狂喜,那天是这个2024赛季TCR战队的雏形,也是坚持、执着、热情的我们的写照,一步一步勇敢地闯到了现在,也在闯向更好的未来。

  “你会后悔在TCR投入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吗?”我想,我可以很坚定地回答:“我永远不会”。因为,在“嘉”里,在TCR战队,我有个热爱的家。

2024年5月,TCR战队在RoboMaster 2024的赛场合影

  (注:文章略有改动,本文获2024征文大赛“逐梦青春嘉园”赛道三等奖。)

[编辑:樊雨昕]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陈巧恩]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