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从教四十年|戴一峰:一生求索 且行且歌

撰稿:传媒中心 彭欢  摄影:传媒中心 朱鲜艳 学生新闻社 吕敦焕  
2024-07-0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近日,该专栏推出报道《戴一峰:一生求索 且行且歌》,让我们通过这篇报道,再一次走近可敬可亲的戴一峰副院长,听听他的“传奇”故事。

 

  1948年年底,厦门,布行商人戴先生迎来了他的第七个孩子,一个男孩。他为孩子起名一峰,寄寓勇攀高峰的美好愿望。后来,如其所愿,这个叫一峰的孩子,成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2023年,年逾古稀的戴一峰听闻昔日同窗登上珠峰,心有所动,以诗寄怀,“人生本如攀高山,惟求信步悦葱茏”。

  他说,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过往人生,应是“求索”二字。

“人生价值得自己去创造”

  如果放到现在,全科学霸、学生文艺骨干、高一就自学完高中全部课程的少年戴一峰,自然会拥有一个让人艳羡的光明前景。但1966年文革发动,被学校选中准备跳级参加高考的戴一峰,一朝梦碎,无缘高考。自信满满的热血少年,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挫折。没有花太多时间为自己伤感,他转身跃入书海,“什么书都读,试图解决自己思想、精神上的困惑”。1969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中,他来到武平县中山公社武溪大队插队。这个揣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来下乡、喜欢在田间地头讲故事的高个青年,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觉得我是一个文化人”。1975年,武溪小学开设初中班(时称戴帽中学),苦于缺乏师资,“文化人”戴一峰成为最优人选。成为中学教师后的戴一峰,如鱼得水,一人包揽了语文、物理、化学、音乐、劳动等课程,所教的班级在全县会考中名列前茅,“站上讲台,我从不怯场”,对于成为引导学生的那束“光”,他充满自信。在他的回忆中,这是一段平静、快乐的时光,讲台和书海是他日常的两点一线。他读书从不设限,无论是文学、历史、哲学,还是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甚至自然科学,均有涉猎。徜徉于人类智慧的浩瀚海洋,青年戴一峰在小小的乡村里,看到了广阔的世界,“我那时就有一份自信、一份坚定,一定能从这里走出去”。

  机会终于降临。1977年文革结束,高考恢复。对于失而复得的高考机会,戴一峰志在必得,也不出意外地摘得了龙岩地区高考的第一名,未曾想却因家庭出身问题被诬告,没被录取,再次与大学失之交臂。“然而人生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机会总是眷顾准备好的人”,正当他下定决心直接报考研究生时,听到了大学扩招的消息。最终,他被补录到厦大历史学专业,带着武平老乡们的送别礼物——大大小小的樟木箱子,回到了厦门。

  从小酷爱文学的戴一峰,高考第一志愿填的是中文,第三志愿才是历史。“不过我一生讲求顺其自然,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戴一峰没有犹豫,一头扎进历史学的海洋。在广阔的世界面前,他是全然开放的,“不要使自己了解的东西太过局限,要接触更多的东西,让它们不断地碰撞”。他笑言,学习历史的“负面”效应是“文学的激情和灵感减弱了”,但,“也让人变得更加理性、严谨,形成了批判性思维”。文学爱好者和历史学者双重身份的融合、碰撞,形成了他非常独特的个人风格。他说话纵横捭阖,恣意汪洋,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治学做事却十分严谨,讲求规范,细致入微,一丝不苟。

  对于戴一峰来说,治学是坚定要走的路,那是自己的志趣、目标之所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之所在。本科毕业,自然是要读研的;研究生毕业,自然是要留校继续从教治学的。他常与人提及,大学时期的一次聊天,谈及毕业去向,他指着胸前的校徽说,我的愿望就是把校徽颜色变一下。1984年,胸前的校徽颜色果然变了,白色变成了红色,戴一峰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厦门大学历史系教师。

  热爱一件事,坚持不懈,之后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他聚焦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区域社会经济史、中外经济关系史、中国海关史、海外华侨华人史和城市史,孜孜不倦地探索,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他先后出版了十余部专著(包括合著和主编),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提出了一些独到的学术创见,获得学界的好评。2003年,彼时的他,已在国内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学术交流邀约不断,但他却毅然决然选择了一条新路——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担任创院副院长。他把绝大多数的精力转到这个新生的学院,从未顾及这对自己的治学之路会有多少影响。“没有权衡过利弊,想做就去做了,我的人生哲学一直都是,顺其自然。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求索的具体内容会不一样,但我的一生都在追求如何使自己活得更有价值,如何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那个很帅的戴老师”

  1995年,历史系新生朱鲜艳,屡屡在学姐口中听说“那个很帅的戴老师”。“学姐们都说他很帅,又幽默风趣,要去上他的课。”于是,朱鲜艳被同学拉着去听了一场戴老师的讲座,“我还记得那场讲座的主题是‘我思故我在’,去的时候现场爆满,没座位只能站着”。

戴一峰与学生交流

  1米八的身高,浑厚的男中音,儒雅的气质,渊博的学识,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在学生心中,“那个很帅的戴老师”成为历史系独一份的存在。

  对于“帅”这个标签,戴一峰矢口否认。但他承认自己在教学上是充满自信的。他说他的课有两个“从不”:从不照本宣科,教学大纲只做框架;从不满堂灌,每次课至少留15分钟与学生互动”。历史系96级学生李娜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喜欢让学生上台发表看法,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他还在厦大率先开展选修课抽题开卷考,即考生依据抽到的问题先进行阐述并进而与老师对话,考察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思考的能力。“这样的考试极费时间,半天只能考6至7个学生,考试得持续好几天”,但他乐在其中,“我想给学生传递一个概念:知识是死的,但学习是活的,在大学里,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很重要。”

  戴一峰先后培养了3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生20余名,大多已是各个高校的科研骨干。在研究生培养上,他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研精神。他认为,“科研精神主要包括探索的精神、刻苦的精神、诚实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并及时在研讨课上交流心得,从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他的博士生、厦门理工学院教授应莉雅在她的第一本专著后记里谈到自己的导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戴教授对我的学术研究道路和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滋养着我的知识心田,培植着我的探究根基,涵养着我的学术土壤,也孕育着我的梦想和期望”。他的另一位博士生,现任厦门大学教授、博导,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的水海刚也在其著作的后记里这样写到:“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参加工作,从稍具知识到初窥研究殿堂,多年来恩师的谆谆教导和亲切关怀一直相伴。如果说我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有所收获,则完全要归功于恩师的不倦教诲。”

  作为一名教师,他对学生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也关注他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我始终认为,教师是一份崇高而独特的职业,是心智的启迪者、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在历史系83级学生的回忆中,作为班主任的戴一峰是严格的,“他很认真地抓我们的班风学风,要求我们有规矩意识,要有上进心,要成长成才。”但同时又是十分亲切的,“与我们亦师亦友,经常下到班级、宿舍里,和我们谈心,我们在学习、生活、思想上有任何困难,他都会热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那个爱读诗的戴副院长

戴一峰在嘉庚学院毕业典礼上为学子读诗

  “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在嘉庚学院201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作为主持人的戴一峰即兴为学子朗诵了席慕容的诗歌《渡口》。这突如其来的诗意表达,让原本庄重的典礼现场瞬间弥漫起浓厚的情感氛围,不少学子深受触动,眼眶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也许,这将成为他们人生中难以忘却的美好时刻。

  兴之所至,诵之,歌之,在嘉庚学院师生心中,戴副院长很有文艺范。他说,诗是直接、充满灵性的表达,人本就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希望嘉庚学子在追求学业、事业的道路上,不仅能够勇往直前,更能保持一颗丰盈的心,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这是一个教育者充满激情的追求——培养真正“完整”的人。在他心中,理想的大学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接轨世界的知识与能力,也要给予他们丰富的文化滋养和人文关怀。

  2014年夏天,患有先天性重症肌无力的轮椅女孩刘婉玲,经历了因体检不合格被退档的挫折和绝望,嘉庚学院向她伸出了充满善意的橄榄枝,让她感受到了这所大学的人文温度。时至今日,她还清楚地记得,戴副院长到宿舍来看望她的情景。“他说,在新闻里注意到我桌上放着一本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想着一定要找时间认识一下这个孩子。他希望我能够保持阅读的习惯,还说相信我一定能每次都拿到奖学金。当他诵读起《双城记》里那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时,我真切感受到了一名长者对后辈的期许,当时就暗下决心,要坚持文学梦,成为像他一样饱读诗书、充满力量的人。”

  “不管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目标都是一致的——培养人才。嘉庚学院的核心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我们着力思考的是学校的哪些顶层设计、管理制度对学生发展是有好处的,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戴一峰坦言,选择到嘉庚学院担任副院长,源于他多年执教生涯中对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观察与反思,“我在嘉庚学院所倡导和推动的,全部都是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体会出发的”。

  他很少提及创业的艰辛,也绝少谈起自己作了多少贡献。创新人才培新模式,全力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真正优秀的人才,才是他一心一意要达至的“诗和远方”。

  嘉庚学院院长助理、教务部部长林斓是他多年的下属。“他对教育事业的初心和灼见,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在林斓眼中,戴一峰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像个大侠,做事坚定、执着,想要推进的工作,排除万难也要推进”;也是一个气场强大的能力者,“什么难题到他那儿,总能见招拆招,化繁为简,直击要害”。

  人们惊讶于他迸发出的卓越智慧和强大能量,同时,也被他深深的执着与坚定的决心所震撼。在学校领导团队的共同决策和戴一峰的大力推动下,嘉庚学院在中国大陆率先设置教师答疑制度、春秋假制度、体育教学俱乐部制、实践教学周、教研活动周、考场随机排座与蔽名改卷制度,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贡献了智慧与方案。

  他以历史学者的治学态度来对待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顶层设计、体系构建、平台搭建、队伍优化、制度保障等各个层面系统、全面、深入地推进改革的进程。立足于嘉庚学院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对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他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教学”上。在嘉庚学院,实践教学被视为一种教育元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具象为一个形式多元、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结构复杂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教育改革成果获得各方好评和媒体的广泛报道。2014年,由戴一峰主持的《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获得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3年10月,在嘉庚学院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上,戴一峰成为首届“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杰出贡献奖”是嘉庚学院授予教职工的最高荣誉,用以表彰为学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教职工。戴一峰获得这个奖项是众望所归,嘉庚学院20年的跨越发展,浸润着他无尽的心血与奉献。而他一个转身,就将1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学校设立实践育人奖学金,同时捐出的,还有他珍藏多年的4300多册中外文藏书和文献资料。

  回首在嘉庚学院的21年,戴一峰的总结颇为朴素,“人生短暂,虽有许多未尽之愿,但我已经尽我所能,完成了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

【人物名片】

  戴一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他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中外经济关系史,中国海关史、海外华侨华人史、中国城市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多项国家社科重点课题或一般项目,多次荣获省部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优秀教学奖,以及厦门大学“九州奖”、“华为奖”等奖项。曾先后获选担任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福建省历史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理事、常务理事或副会长。曾先后十余次赴海外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并曾受聘为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荷兰国际亚洲研究学院(IIAS)高级访问学者。曾先后担任民盟福建省委委员,民盟厦大副主委,厦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漳州市政协委员。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