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导演夏伟携获奖作品与嘉庚学子交流
脱掉了外套,露出了霸气的短袖T恤“我是王给力”,夏伟导演闪亮登场了。11月7日晚,华裔导演夏伟携自编自导的《纽约客@上海》来到我院与同学们交流。
夏伟不仅是一位电影导演,同时也是一位在电视剧领域很有经验的喜剧编剧。他参与创作的电视喜剧包括《追灵妙探》、《天才妙探》、《四贱客》等。《纽约客@纽约》则是他的第一部故事片。
谈“王给力”:他代表着英雄
“王给力”是《纽约客@上海》中一位传奇神秘的中国记者。夏伟解释了这件T恤的含义:“王给力代表着一种英雄,有personality(个性)。我发现,中国的英雄不是他去找事情,而是事情来找他。“
虽然穿着“我是王给力”的T恤,但是夏伟坦言最喜欢剧中的人物是“芳芳”——外表光鲜内心酸楚的女助理。夏伟说:“从编剧的角度说她很有意思,每一次见到她都会有一个新的Impression(印象),芳芳就像个洋葱,很多面,每(剥)一次都不一样。”
谈影片:是写给上海的情书
《纽约客@上海》讲述了美籍华裔sam初到上海所遭遇的故事。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sam渐渐理解上海这座城市,并且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文化的“错位”正是当下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影片在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据悉,这个旅居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夏伟的一位好朋友,一个从未出过国的年轻人迁居到中国,并且与夏伟分享了许多美国人在中国生活的有趣经历。为了这部影片,夏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到上海居住,体验上海的风土人情。他采访了很多当地人和外国人,也从上海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汲取到了很多细节。夏伟说:“《纽约客@上海》是对上海的一封情书,这个我父母出生的城市,一个我细细地游历了一番的地方,已经在过去几年的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第二个家。”
在观看完全片后,财政金融系董同学说:“影片很精彩,文化虽然有差异,但是人性是没有文化差异的。影片从外国人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上海的形象,既有好莱坞似的喜剧片感觉,又有中国式的幽默。”
谈电影人:要用独特的眼光看世界
在互动环节,夏伟用不是特别娴熟的中文告诉同学们:“世界看起来是一个样子,其实他是反过来的。”
现场的嘉庚学子中,也有不少人怀揣着电影梦想,对此夏伟也给了一些建议:“要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世界,拍出更好的中国人的电影。”
见面会结束后,同学们都兴奋地聚在会场门口和导演夏伟合影。说起夏导演,土木工程系的陆继舜说:“导演很帅很幽默,阳刚而且有男人味。”
据悉,这次观影活动是社团文化节暨第五届新人电影节的活动之一,由嘉庚学院社团联合会承办。
编辑 信息与规划部 朱国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