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温暖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大爱让人坚定前行。
美国时间8月7日,温热的阳光,温馨的行程。
在抵达西雅图的第二天下午,我院“未来企业菁英赴美班”在与Wilson老师会合之后,一同前往拜访陈丁琦教授。
陈丁琦教授与我院有着特殊的渊源,他是校主陈嘉庚先生的侄孙,其父亲早年曾与陈嘉庚先生一同从集美下南洋。陈丁琦教授退休前曾担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City)Bloch管理学院院长。在投身教育事业前,他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一手创办了几间从事研究与产品开发工程、制造以及国际出口业务的消费产品公司,在国际上拥有数项工程专利。
能在异国的土地上拜访这样一位备受推崇的长辈,并接受其亲切教导,年轻的我们个个兴奋不已。
在经过数个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陈教授早已负手而立,在家门口等候我们这些家乡小辈们的到来。他身形消瘦,头发有些斑白,但却有着一双时刻流露着睿智的眼睛。见到我们,陈教授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细细地询问同学们的姓名、故乡以及专业,亲切与爱护之情溢于言表。
关于中美教育的不同,陈教授认为最大的差别在于,美国的大学教育并不拘泥于课本,更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传道者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共同创造、共同进步,更加开放。我们向陈教授提出了如果效仿美国的教育方式,那么老师该如何评价学生,学校又该如何评价老师的问题。陈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表示赞赏,并耐心地给予了解答。
陈教授追忆往昔,回忆起父亲与陈嘉庚先生当年一起下南洋闯荡的往事。当时华人创业艰辛不易,而陈嘉庚先生心念故国,将毕生所得的财富都贡献出来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厦门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等均由校主陈嘉庚先生创办。
陈丁琦教授概括并重新阐述了陈嘉庚精神:奉献社会,致力教育。他鼓励同学们:“要学习校主的精神,今后成才要为国家、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即使身体消亡,精神也会永存。”
对自己一生中最尊敬却缘铿一面的叔祖父陈嘉庚先生,陈教授感慨万千,他表示效仿陈嘉庚先生,为后人留下几本学术著作,为社会留下价值,聊慰赤子情怀。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傍晚,告别的时候到了。陈教授表示有机会的话,近期他会到厦门大学进行一场演讲。我们都期待能在厦大再次听到陈丁琦教授的教诲。
陈嘉庚、陈丁琦两位长者的经历,令我们肃然起敬。他们如海上明灯,将上一辈的信仰不知不觉间根植于我们的内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共圆中国梦”……这些语句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催促我们坚定前行的力量之源!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