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塑料“白色污染”何时了?方亮教授:只要回收得当,它能成为“白色资源”

撰稿:学生新闻社 黄琳 何俐璇  摄影:学生新闻社 黄丽镕 易腾真  
2021-12-08


  什么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它为何背上“白色污染”的骂名?随着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它与现代生活和制造又有哪些新的关系?
 
  近日,在理工大楼210,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方亮教授以“泡沫塑料‘白色污染’何时了?”为主题,为我校学子解读了被称为“白色污染”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通过展示一系列“白色污染”的图片,方亮告诉大家,“白色污染”不仅仅出现在陆地上、海面上,海洋深处也有“白色垃圾”的身影。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就等于‘白色污染’吗?”方亮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他否定了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就会造成“白色污染”的说法,并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制作原理展开讲述。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xpanded Polystyrene简称“EPS”)是一种石油副产品,是一种硬质闭孔结构的泡沫塑料,采用聚苯乙烯树脂(1.5%-2%)为材料,由空气(98%-98.5%)、戊烷作为推进气,经发泡制成。它具有质量轻、价格低、吸水性小、缓冲性能优异等特点,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等方面得到非常广泛的运用。在数字化发展的今天,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加工技术也在升级,EPS异步数控切割、EPS三维数控切割,三维实体分割技术等延长了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的使用时间和价值。现代环保工艺制成的EPS绝缘材料由有机元素(碳、氢和氧)组成,不含氯氟烃(CFC)或氢氯氟烃(HCFC),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污染。
 
  “只要回收得当,它绝对不会成为白色污染的元凶。”方亮认为,很多物品实现了自己的单个价值之后就会迅速失去了价值,比如,塑料瓶装矿泉水,在人们喝完水之后,塑料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变成垃圾。为此,我们要延长物品的使用时间,扩大它的使用价值。由此,他提出了,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也可以成为白色资源的观点。比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可制作成火车道上的减震用具、房子的隔音板、影视作品的泡沫房子等。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