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智全漫谈岳阳楼 学子现场赋诗表谢意

撰稿:教学与科研促进部 李慧  
2014-05-29

  5月28日晚,我院学术事务院长助理、教学与科研促进部部长范智全副教授在经管大楼301教室做了一场题为“范仲淹与岳阳楼漫谈”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范副教授就宣布,前三位背出《岳阳楼记》的听众可获赠他将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个人诗集《兴心吟》。现场马上有听众积极响应,流利地背诵出《岳阳楼记》的指定片段,获得先睹为快的机会。

  范副教授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如此受到国人喜爱,主要有文学水平高、思想境界高、作者知名度高、文楼相互辉映、文章适合诵读等5个主要原因。”他现场展示了多幅《岳阳楼记》的名家书法作品,并细致地指出每幅作品中的不同之处。他强调,这么多名家书法作品说明了《岳阳楼记》在文人墨客心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范副教授从家庭出身、青少年时代、从地方官到京官的生平事迹、宦海沉浮和主要成就5个方面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同时谈到了范仲淹与滕子京之间的关系,并详细介绍了滕子京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范副教授结合自己在岳阳楼的游历,辅以丰富的图片,生动地展现了岳阳楼与洞庭湖的风貌。

  除了岳阳楼之外,中国还有哪些名楼?这些名楼为什么会出名?由岳阳楼延伸而出,范副教授展示了中国名楼的大量图片,介绍了长久以来的“四大名楼”之争。通过对中国名楼的始建年代、地理位置、建筑高度、著名诗文等方面进行比较,范副教授总结道:“名楼之所以有名,主要有五点原因:一是建楼历史悠久,二是名人名文衬——三是建筑宏伟气派,四是地处通衢要——五是承载先进文化。”同时,他以远景楼和阅江楼为例说明名文对名楼的重要性。这两座名楼虽然有苏东坡、朱元璋等名人做记,但文章的思想境界都不如《岳阳楼记》,因此这两座名楼也不如岳阳楼那样声名远播。

  在讲座过程中,范副教授旁征博引、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许多历史故事,十分引人入胜,期间还不时穿插自己游历名楼时写下的诗歌,体现出他对历史、文化、文学深厚的热爱与悉心的钻研。精彩的讲座使得台下听众诗兴大发,中文系的张端端现场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聆听讲座后对范副教授的敬意与感谢。

(编辑:传媒中心 李珊珊)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