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青年]乡村振兴|以艺术之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来源:福建青年  王晶
2023-05-10

 

 

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团师生在海门岛合影
 
  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乡村旅游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乡村,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参与。近年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把更多目光投向乡村文化振兴,组织师生以社会实践的方式,传承弘扬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驻村改造,为乡村游增添新活力
 
  在位于漳州龙海的海门岛,村民以打渔为主,岛上保留着较为原始的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去海门岛旅游,不仅能欣赏到海岛的风情画卷,还能体验传统的渔家生活。然而随着乡村青年的流失,海门岛的旅游发展渐渐缺乏活力。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团委经过实地考察后,得知当地村两委一直在寻找机会与本地高校合作,希望为乡村文旅发展探索一些新思路,而这也正是他们前去调研的初衷。
 
  双方交换想法后决定利用环境设计专业师生的优势,就地取材,在岛上开设一间空间美育工作坊。为开展好这次社会实践,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副教授叶茂乐担任工作坊负责人,从海门岛手绘写生、树林手绘作品展和艺术装置三方面入手,以艺术介入的方式丰富海门岛旅游内容,助力海岛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
 
  登岛后,叶茂乐带领学生走遍了海门岛上的各个角落,完成近百张海门岛手绘作品,内容包含渔船、民居、湿地、码头和宗祠等当地人文元素,并从中选取优秀作品在工作坊集中展示。“在工作坊正式展出作品前,我们花费了近三周时间进行前期构思和设计,从模型制作到材料购买以及装置的选址,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其间,一些当地村民也主动加入,帮助我们做木工、煮姜茶、搬运货物,还免费提供露营场地。”队员刘辉介绍说,由此,他们也获得了艺术装置的命名灵感,其中艺术装置《平安莫代志》的命名在闽南话中意为“平安无事”,《召唤》意为召唤出海在外的渔民顺利远行、平安归来,都是表达亲人对远航渔民的祝福和思念。
 
  2022年12月,海门岛空间美育工作坊正式开放,吸引不少村民和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叶茂乐表示,海门岛在厦漳跨海大桥之间,具备很好的旅游资源和开发优势,让学生把所学的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等知识运用到乡村振兴中,不仅有利于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也可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于自然、传统和本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师生始终秉持这个理念在乡村持续开展社会实践。去年7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以本校学生为主体,招募其他高校、不同专业的晋江籍大学生共30名,组建了多元化、综合性强的“艺心助村”社会实践团。叶茂乐作为活动发起人,将团队划分为传统村落手绘记录、村落美育学堂、村落文创设计和渡槽微空间改造4个实践小组,探索四位一体的高校助村实践模式,以期为福建传统村落改造和创新型校地共建模式提供探索与实践。
 
  建于1975年的福林渡槽原来叫作檀林渡槽,是泉州新华电灌站渠系配套工程。尽管停止工作多年,但渡槽桥体依旧稳固,没有出现裂缝或渗漏。为了让檀林渡槽重新展现历史魅力与时代价值,培养当地村民的创建意识,在叶茂乐和福林村两委的指导下,“艺心助村”社会实践团成员选择檀林渡槽中段的一个操作间进行修缮,并将其改造成渡槽文化展厅,形成了独具渡槽文化特色的展示空间。
 

渡槽微空间改造前后
 
  在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的时间里,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乡村的质朴与美好。刘辉说:“大家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后来慢慢融入乡村并高效完成任务,队员们各自发挥专业技能,尽可能帮助村庄焕发新光彩,当看到自己的成果落地,我们都很有成就感。我所学专业为景观建筑,曾一度对未来感到迷茫,多次参加这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让我对乡建更有兴趣,心中也播下了一颗扎根乡土的种子。”
 
行走乡村,用镜头记录振兴发展
 
  在第四届福建省大学生影像展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师生共同完成的青春题材微电影《娜鲁湾》获得一等奖,《晚风吹过天边月》获得三等奖。这两部作品从策划到完成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凝结了团队数十人的坚持与努力,展现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成立一年多的成果。
 
  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成立于2021年9月,致力于探索以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之路,积极开展乡村文脉与文化挖掘、影像呈现、品牌塑造、文化传播与报道等各项工作,先后搭建漳州市华安县高安镇平东村“九且觅境”大学生三创基地、华安县文化体育与旅游局“大学生三创基地”、华安大地土楼“清爽华安”影视创作基地等多个校地共建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校地合作项目,为乡村振兴探新路、办实事。
 
  在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成立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就组织师生着手准备“华安微电影影像创作”项目,花费一年时间完成12部微电影制作。创作期间,制作组几乎走遍华安县所有村镇取景拍摄,通过镜头展现华安清新美丽的文旅风光,也记录了新时代大学生走进新乡村的所感所思,以活泼新锐的微电影故事演绎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主题。
 
  《娜鲁湾》是在华安县高石村拍摄完成的,学生导演吴家伟对这次拍摄印象十分深刻。“拍摄虽辛苦,但村庄远离现代都市的那份宁静与恬静,让我很快沉下心去发现自然人文的魅力。乡村给我的美好感觉正是《娜鲁湾》里最想表达的,希望当代青年能戒掉浮躁,追寻内心平静的一面。”
 
  担任微电影《阿平》编剧导演的教师郭晓清表示,华安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八闽第一畲”官畲村、土楼文化、高山族文化等都为作品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我从小就对华安有所耳闻,但在此次拍摄前从未去过。直到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这里仍旧保留着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耕作习惯,人与土地的关系仍然紧密,让人感觉很踏实,好像可以跟历史可以产生一些深层的联系和共振。”郭晓清说,作品播出后,身边的一些朋友还专门来咨询华安的旅游攻略,想去那边度假游玩,感受别具一格的人文风情。
 
  自2021年起,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与包括华安县在内的多个村镇,通过创建基地、实践教学周下乡、大学生双创项目、课程教学等方式,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文艺乡建活动。在教师团队的带领下,大学生重返乡村、记录乡村、传播乡村,感受传统文脉的传承与创新,以青年视角探索乡村并助其发展。
 
  与往年不同的是,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队更加明确了乡村振兴政策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经前期探讨,举办“行走乡村”青年艺术节成为各实践队需要完成的任务。
 
  地处山区的华安九且自然村,生态环境优美,村中尚存朝阳楼、文峰楼、古炮楼、古井等古迹遗址。“九且耕读园”实践队深入当地农户、村企、政府采访,用文字记录下九且的发展变化。在其他村落同步开展教学实践周的“土楼文创工作坊”“电影表演工坊”“地方影像志”三支实践队完成各自任务后,“行走乡村”青年艺术节也顺利举办。随后在华安大地土楼群人民剧场上演的“华安土楼星光派对晚会”,吸引了当地群众前来观看。晚会还通过华安土楼的官方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进行全网直播。
 

人文与传播学院摄制组在华安土楼取景
 
  连续两年参加实践教学周的方志鑫说:“这样的社会实践不仅给学生带来挑战,也带给老师新的思考。下乡让我们能够依据自己的设想,在影像传播、文脉挖掘、文艺创作等多方面挥洒热情。”
 
  “‘三农’工作是立国之基、治国之本。我们组建一批批实践队,让高校学子深入乡村、认识乡村,运用学科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例如,实践队成员深入工厂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紧密结合,探索各地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调研农产品,深挖农产品改良增收新方式,并进行直播带货助农增收;驻村实践,多维度挖掘村落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团委老师杨鹏表示。
 
  近年来,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团委在每年寒暑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青春才干助力乡村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华丽篇章。
 
  来源:《福建青年》2023年4月号
  编辑:陈雯歆
  校审:郑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