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为人,广博为学――蔡建立老师

撰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林萍  
2008-04-30

  “师者,其负也重,其思也远,其性也定,其行也简。”作为教书育人的工匠,教师有一种来自中国哲人的庄严和理性之美。我今天要采访的人,其言语中也无形地透露着他的智慧和豁达,他便是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主任,蔡建立副教授。

  蔡建立副教授身兼厦门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他主持过的研究课题主要有:航天部的《重返大气层飞行器的辩识》,航天部的《飞机敏捷性问题》,台海信息安全平台等研究课题等。他曾发表的文章主要有:《频域最小二乘算法》,《基于多人多层次的决策问题》,《自动化教学的回顾与展望》等等。此外,还多次获航天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CAST奖,曾获厦门大学教书育人奖。

  蔡建立副教授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取得了喜人的教学成绩,获得了本次的“优秀教学奖”。

  优秀教师的“舞台”艺术

  当我提到优秀教学奖时,蔡建立副教授只是淡淡一笑,神情表现出一种淡定平和。他提到,这三十年间的任教经历,累积了许多教学经验,也让自己体会到作为一名真正的优秀老师是要时时刻刻引导学生向前发展的。对于自己的成就,蔡建立副教授表现得非常谦虚,毫不夸张自己在专业上的作为。他只是强调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生素质、治学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不在根本上解决教学理论知识的枯燥性,那么计算机的学科教育将难以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从蔡建立主任的身上,我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坚实、和谐以及勃勃生机。多年的从教经验使教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他告诉我,要想在课堂上从容不迫,就务必要备好课,对于即将授予学生的知识做好权衡和完善,让大家能真正地学到该学的内容。其次,在做好备课工作后脱稿讲课也是必不可少的,全面了解授课内容的同时,无形间也能减少课堂气愤的沉闷。此外,还应会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状况与他对其是否有兴趣有着莫大的关系,而教师的工作便更应把学生吸引到自己所讲的内容上。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他在课堂上常以与生活相近的例子加以说明,深入浅出,使所学模块更加易懂,并采取问题抢答的形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优秀教师的“舞台”艺术从何而来?除课本理论知识以外,蔡建立副教授努力开阔学生视野,实现教学相长,从各方面提升教学质量。蔡建立主任提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已经与厦门实达公司合作,给高年级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当我与蔡副教授相对而坐,听他侃侃而谈时,强烈感受到了他的平和为人,广博为学的态度。这位长者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快乐。这种快乐使他从容淡定,能够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内心的声音。无论境遇如何,他始终以平常心对待,是一个真正的为人师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如何才能学好计算机这个专业”的问题上,蔡建立主任语重心长地建议同学们应按照教学计划大纲学好基础科目和专业技能。他告诉我们,鉴于国内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也许在许多前沿技术方面比不上美国或是其他国家,也许软件功能应用的更新速度也比不上他们,但现今的教学大纲是经过科学安排的,我们必须扎实地学好教学计划内的科目,抓准基础,并有效地投入实践,在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结束了与蔡建立副教授简短的谈话,他为人师者的形象深深影响了我。最后,蔡建立副教授气定神闲地在我的记录本上写下对所有同学的寄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箴言几句,与所有学子共勉。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