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校庆征文】我在“嘉园”的幸福感

来源:《“嘉”人“嘉”语与“嘉园”故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征集作品选登  撰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张开焱  摄影:传媒中心 朱鲜艳(除署名外)  
2023-03-08
 

张开焱与妻子漫步美丽“嘉园”。张开焱 供图
 
  时光如流水,一晃,我来“嘉园”快8年了。8年间许多事情印象深刻,感受强烈。其中之一,就是被服务的幸福感。许许多多记忆都与这种感觉相关,这也使我常怀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谢意。
 
  记得入职“嘉园”翌年的一个秋夜,约9点前后,我一如往常地在电脑前工作,忽见窗外明月高悬,清辉满天,便想到此时此刻,主楼前的栖霞湖、北区的翠湖和西面山脚下的“鹭湖”(听说那湖无名,我因见湖上常有白鹭栖息盘飞,遂自以“鹭湖”名之)在这月夜会是怎样一片云在天上、月在水中的诗境?
 
  由此不免内心躁动:如此良夜,枯坐电脑前打字,岂不是“罪过”?于是关了电脑,携妻走出家门。我们在校园漫步徜徉,走走停停,坐坐行行,沿着栖霞湖畔、翠湖、“鹭湖”一路饱享皓月当空、流光满宇、明镜玉盘的美景,兴尽方归。
 

“嘉”之美,如诗。
 
  当我们心满意足地回到敬贤教师公寓时,已近深夜11点,赫然惊觉:进不去家门!原来,我们出门时忘带钥匙了。
 
  在门外束手无策的我忽然想到,我租住的是学校教工住宅,兴许管理人员那里还有一把备用钥匙?记得当时引导我入住敬贤教师公寓的是学校资产与后勤管理部一位叫吴景超的年轻人,我还留有他的电话号码。但在手机上找到他的电话号码时,我又很犹豫,这么晚了,怕是太打扰人家了。但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小吴的电话,毕竟我们不能在家门口站一夜。电话顺利接通,只是他一开口,我就后悔了——那声音带着朦胧睡意,刚睡下的他问我:“有什么事?”
 
  我告诉了他,我的窘境。他立即说:“我马上过来!”那一刻,我真的很意外也很感动。这事儿他可以不用管的,即使要管,这么晚了,且已经睡下,一句话就可以搪塞过去的,但他没有。大约过了一刻钟,我听见楼下有摩托车声,不一会儿,小吴上楼来了,还带了一位50多岁的锁匠,我认识他,姓李,和小吴一样,也住校外。
 
  小吴说,教师租住的房子,所有钥匙都给教师了,学校没留备用的。那位李师傅用了所有办法都无法打开门锁(我将钥匙插门内锁孔了),最后只有撬锁,重新安把新的才解决问题。忙完这些,夜更深了。
 
  我一再感谢,很过意不去地送走他们,回到家里和妻子感叹,“嘉园”行政人员的服务真是令人感动。来“嘉园”工作之前,我在公立高校工作,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生活经历中,我的体会是,在学校里办一件需要行政和后勤部门提供帮助的、属于他们正常职责范围里的事情,往往时间周期漫长。像“嘉园”团队这样,不分时间迅速响应的态度和精神,我是闻所未闻,从没见过。
 

“嘉”之暖,如家。
 
  后来久了,我才知道,不仅是小吴,“嘉园”各个部门的工作都是这样迅速周到、贴心到位的。我在敬贤教师公寓住了这么多年,家里网线不通了、照明灯坏了、下水道堵了、某个家具有点问题了……凡所种种,在学校网站服务系统中填报一下,或直接电话告知,很快就有人联系上门修理或者更换。
 
  我的工作邮箱,每年春季都会先后收到有关部门发来的邮件,或者通知要到家里、办公室清洗空调了,或者通知全校教职工使用多年的办公电脑请上报,学校准备替换等。这都是我从前工作的学校里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我是个电脑盲,办公室的电脑出问题,只要在学校网站服务系统填报一下或者直接打个电话,上班时间里,半小时内就会有技术人员上门来处理故障。我家里还有两台私人电脑,软硬件也经常出些故障,但这也不用愁。学校教育技术服务中心专门为教师建了技术服务群,我只要将故障情况上传,立即就有专业人员帮我我分析问题所在,指导我如何调整修理。
 
  要特别感谢教育技术服务中心彭澄庆和戴月勇两位同事。很多次,我的电脑出问题,通过电话或网聊方式和他们联系,他们都快速地为我提供解决建议。如果我自己解决不了,彭老师就会让我将电脑送到教育技术服务中心,请戴月勇老师帮我处理。一般,我将电脑放戴老师那里,自己先回办公室工作,等他修好后我再领回就行了。还记得有几次,晚上电脑出故障了,联系戴老师,他专门上我家帮我修理,这真是让人不能忘记的感动。
 
  多少年来,我习惯在电脑写作和阅读电子书,离开电脑就无法工作。偏偏我对电脑技术又一窍不通。以前在原单位,如果电脑出现故障,只能送校外的私人电脑修理门店修理,排队、等候,往往几天后才能重新抱回修好的电脑。在那几天,电脑上的写作、阅读等工作就完全无法进行了。因为有过去这样的记忆,所以来到“嘉园”后,能享受到如此快捷贴心的对待,真是幸福感十足。
 

“嘉”之动人,在于文化。
 
  应该说,高效快捷、周到贴心本就是嘉庚学院的行政文化。我在嘉庚学院工作这么多年,打交道最多的是学校人力资源部、科研工作部和图书馆,无论是部门负责人还是行政职员,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很多次,我因解决不了的事务致电院长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冬梅,她都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帮我解决。科研方面的问题,谢清琳部长亦是热情接待,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科研工作部职员许婕和林丽鹏是我打交道最多的两位年轻人,科研成果填报、成果奖申报、项目申报、结项、经费报销等许多事务,我都得到她们十分周到贴心的帮助。
 
  还有学校的图书馆,除了众所周知的“五星级”之美誉外,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周到贴心的服务。我的邮箱,几乎每月都会收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发送过来的两期“学科简报”,介绍不同学科最新发展概况的资料;也会收到新购图书目录单,让教职工熟悉并借阅;还会收到他们发来的征订书单,请各位教师挑选和推荐订购书目。
 
  记得上学期末,我因为科研项目需要,看到学术群推出一套多卷本精装《中国汉代大图典》。于是就将这套书的出版信息推荐给图书馆馆长王株梅,很快,就得到馆长回函,说经馆方研究,甚觉这套书有典藏价值,决定购买。就在上周(2023年2月中旬),我收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邮件,告知我,《中国汉代大图典》已经购置入馆,请来查阅。
 
  图书馆工作人员最贴心的服务之一是,当你借阅的图书快到期时,他们会发来邮件,开列你所借即将到期的图书书目,提醒你要在什么日期之前,前去还书或办理续借手续,免得受到超期罚款的损失。我妻子是我原单位图书馆副研究员,来了“嘉园”之后,自然也成了“嘉园”图书馆的常客,接触多了,她总感叹,图书馆同事们服务工作做得真好,10来个人比我们原来学校图书馆50多个工作人员做的事情还多还好,真是不容易。
 

上班第一天,“嘉”人忙着检修图书馆座椅。
 
  我工作忙的时候,有时妻子也帮忙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她与学校科研工作部、图书馆、人文与传播学院办公室等单位的人员接触较多,在她的诸多感叹里,有一句“出场频率”最高:“这个学校各部门工作效率真高,人真好,办事真贴心周到!”
 
  幸福,这是我在“嘉园”近8年常有的感觉,这种感觉真好。人过60,如果还有许多事情想做,时间就会像金子一样宝贵。是“嘉园”周到细致、贴心迅速的服务,为我解决了很多烦心事,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光,金子也换不来的时光。所以,我内心特别感谢这些伙伴,感谢“嘉园”。同时,我也要求自己好好为我的教学对象服务,为学校服务,以回馈我之所得,不负我之所受。
 
  我很享受在“嘉园”的黄金时光,享受她给我的服务和我获得的幸福感。我也很努力地为她服务,希望她也能从我这里获得应有的回报。
 

在“嘉”的时光,如黄金一般。

张开焱和学生在一起。张开焱 供图
作者简介
 
  张开焱,男,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中文学科带头人,教授课程:《文学概论 》《当代西方文论》。

 

  2023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将迎来20岁!木铎金声,弦歌不辍。在迎接我们“嘉”20周年校庆之际,为了更好地回顾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办学历史,展现“嘉”人风采,记录“嘉园”故事,我校将刊印《“嘉”人“嘉”语与“嘉园”故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特向广大“嘉”人和关注“嘉”的各界人士征集稿件。

  一、征稿对象
  全体“嘉”人(全体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离退休人员)
  也热情欢迎拥有“嘉园”时光、“嘉园”记忆以及关心关注嘉庚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
 
  二、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
 
  三、征稿内容
  1.我的“嘉园”生活
  校友和在校生可以抒写与“嘉”的情缘,讲述在“嘉”的成长故事。可以是第一次到“嘉”的感受,也可以是在“嘉”追梦的难忘一刻,还可以是对20岁母校的美好祝愿。
  2.我所喜爱的老师
  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欢迎校友和在校生讲述与老师的“嘉园”故事。
  3.我的成长故事
  毕业后,我们的校友走向了世界各地,以自己的努力在各自领域中收获成长,在追梦的路上永不止步。诚邀校友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4.我的“嘉园”经历
  在“嘉”教学、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诚邀我校教职员工讲述在“嘉”的生活、工作经历,也欢迎离退休教职员工一起分享。
  5.“嘉园”之歌
  情到深处为她写诗作赋,诚邀您创作与嘉庚学院相关的诗歌。
  6.我的“嘉”印象
  嘉庚学院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诚邀关心关注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讲述您眼中的嘉庚学院,分享您与“嘉”的故事。
 
  四、征文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多讲故事。
  2.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文笔流畅,篇幅不限,长短均可,但建议字数以3000字以内为宜。
  3.投稿可以随附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请注明拍摄内容、拍摄时间、拍摄者姓名等,图片建议为.jpg格式的原图。若影像资料不便由邮件传送,可与相关联系人沟通传送事宜。
  4.征文须为署名作者自己所写、首发,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严禁抄袭;一经投稿,视为授权学校各官方宣传平台、校庆纪念文集等刊登(可与学校沟通做化名或隐私保护)。
 
  五、投稿方式与咨询方式
  1.征文以Word文件格式保存,以“校庆征稿+作者姓名+题目”命名文档。统一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每段首行缩进2字符。作品末尾需附上作者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手机、QQ号、微信号)、学号(在校生)、就读院系或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也可以提交个人简介,点出与嘉庚学院的渊源。
  2.邮件主题需注明“20周年校庆征稿”字样。
  3.为了便于大家投稿,我们设置了以下4个投稿通道,各位可以选择自己熟悉、方便的通道。
  (1)传媒中心(负责与全体人员联系)
  投稿邮箱:tougao@xujc.com
  联系人:陈老师,咨询电话:0596-6288594
  (2)校友会秘书处(负责与全体海内外校友联系)
  投稿邮箱:alumni@xujc.com
  联系人:王老师,咨询电话:0596-6288584
  (3)学工部、团委(负责与全体在校生联系)
  投稿邮箱:myuuu@xujc.com
  联系人:张老师,咨询电话:0596-6288160
  (4)教学促进部(负责与全体在职、退休和离职的教职员工联系)
  投稿邮箱:jxcj@xujc.com
  联系人:高老师,咨询电话:0596-6288369
 


相关链接:


[编辑:陈巧恩]
[校对:甘丽红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