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化传承!中日团队16名学子历时4个月调研的项目成果出炉啦

撰稿: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 林艺华 王佳汶 张慧慧 学生新闻社 黄爱棠 覃薇菡 黄莎莎 张涵淇  摄影: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  学生新闻社 董梓涵 刘星淑 嘉庚学院晨读队  
2022-10-24
  
1/6
  10月19日晚上,厦门中日交流之窗2022年中日青年交流成果活动发表会在主楼群1号楼501教室举办。本次发表会展示的是2022年中日青年交流事业项目的成果。该项目由国际交流基金会国际对话部、厦门中日交流之窗主办,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承办。
 
  2022年为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该项目旨在促进中日青年学生相互交流及学习,增进两国青年间的相互理解。本次项目的学生团队由来自我校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法学院及国际商务学院的11名学生及日本神户学院大学、北陆大学、大阪府立大学、宫崎公立大学和国际教养大学的5名日本学生组成。项目于2022年6月至10月举办,以“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青年力量”为主题,中日团队16名学生就两国的传统文化展开了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VLOG及问卷调查报告、中日文化宣传手册互译——中日文版文化宣传手册等诸多成果。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国际对话部稻田久美子、野崎浩司、矢田爱久子,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办公室主任、厦门中日交流之窗指导老师林艺华,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唐文婧出席了本次发表会。发表会采用线上连线会议的方式进行,由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2019级学生郑雨君、何晔主持。
 
  在开场致辞中,国际交流基金会国际对话部稻田久美子指出,与以往的中日青年交流项目不同,该项目是第一次由中日交流之窗的中方学生提出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的活动。她表示,这是一次很有成果的活动,十分感谢中日团队学生的付出,也感谢厦门中日交流之窗的老师们长期以来对各项中日交流活动的支持。
 
  厦门中日交流之窗指导老师林艺华表示,此次活动是厦门中日交流之窗第三次参与中日青年交流的项目。在这次项目中,两国青年学生开展了调研,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成就感满满且有意义的活动,她希望中日两国青年能在今后为两国的传统文化宣传及传承做出更多贡献。
 
  发表会中,中方学生代表就中日文化宣传手册互译——中日文版文化宣传手册、调研VLOG、问卷调查报告进行了展示。
 
  在此次活动中,中方团队学生先后走访了中华老字号黄则和工厂、厦门郑成功延平郡王祠、漳州市文化旅游局、漳州布袋木偶传承中心、漳州版画研习所及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方团队学生走近中国传统文化,对话传统文化传承人,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现状。日方团队学生则就日本百年老店“金城堂”、有马温泉、大阪“漫才文化”、竿灯祭等文化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为了将两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更为直观的展示,中日双方学生团队共制作了7支调研走访VLOG。同时中日双方共发布调查问卷700余份,互译7份中日文化宣传资料(视频)。
 
  在发表会的最后,交流项目的团队成员们都讲述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表达了对未来能够在线下交流的期待。
 
  谈及对日本高冈铜器制作技艺进行中文翻译的过程,负责中日宣传手册互译成果分享的嘉庚学子陈晓函表示,宣传册的翻译是一个实现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契机。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讲解与分析的嘉庚学子吴姿霖则说,探索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日本学子櫻井彩乃表示,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她发现中日双方对传统文化的归属认知不同,但是青年一代应该承担起传承国家传统文化的责任是相同的。青年一代也应进一步利用社交媒体等互联网途径来传播传统文化。
 
  此次线上交流会,中日两国青年学生展示了两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中日青年学生的友好交往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编辑:甘丽红]
[校对: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