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实习老师的日子:酸甜苦辣我们一起尝

撰稿:学生新闻社 李丹琳 陈冬菁 徐奕娴 吴若苇  
2009-10-19

  “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积极热情,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我院实习基地——云霄县将军山中学的领导们这样评价我院的实习生。从9月5日到9月27日,我院20位来自中文系、英语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和音乐系的实习生第一次走上讲台当老师,他们的经历有所不同,却拥有相同的感受。

  酸:第一次属于我的三尺讲台

  “我的沙漏玻璃瓶里装满了彩色的小纸条,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我的催泪弹。”我,是06英语系的张婷婷,我教的是英语。

  我是云霄人,也是从将军山中学毕业的。6年后,重新踏入母校,物不是人也非了。但是,我心中的那一份温暖依旧,怀念依旧。

  我已经不再像从前,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寻找着每日不能空缺的座位,然后拿出课本,放好文具,准备听课。如今,我以一个实习老师的身份走入了这个课堂,在我面前的,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班人。

  初次站上讲台,有些紧张,有些激动。我用流利的英文和熟悉的语法为同学们授业解惑,恨不得将自己所懂的知识全部呈现在黑板上。“老师,你的语速太快,我们跟不上。”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我霎时晃过神来。之后,便是接踵而至的鼓励,“老师,你不要紧张”,“老师,感谢你给我们带来一堂耳目一新的英语课”……一股清新的暖流涌上心头,我的鼻子一酸,说不出话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和学生们相处久了,私下的交流多了,便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至今想起,仍然意犹未尽,很是怀念。

  甜:用微笑和泪水筑成的友谊

  悠扬的歌声穿过将军山的脊梁,在绿色里激荡。“我教的是音乐,我的职责是带给大家快乐”,我,是06音乐系的韩克楠。

  这一段当老师的日子有我永远都无法忘怀的美丽回忆。和学生们一起爬山,一起聊心事,一起打篮球扳手腕,一起为歌咏比赛而练习,还有约好生日那天要互相祝福;和实习老师一起唱歌,一起徜徉在青山绿野,一起享受着打球时的大汗淋漓,一起感受着看电影带来的乐趣,一起偷偷跑到将军山下的水池里游泳的日子,那时水很冰,而我的心却很清。

  记得在即将离别的时候,我和其他实习老师一起围坐在学校的石凳上讲各自的感受,大家都从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一位英语系女生慢慢地拿出两页写满离别语的纸,念着念着,她哭了……那一刻,我们都沉默了。在隐隐的啜泣声中,我能理解她的留恋、不舍和悲伤,但是,我想说:“一段段珍贵的友谊让我的心很甜、很暖。”

  苦:“只要你不走,我们宁愿国庆不放假 ”

  “将军山山好,水好,人也好”,实习归来后,这是我对将军山的最深感触。我,是06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的欧清清,我教的是数学。

  清晨六点的阳光很温和,我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心里默念着班上学生的名字,因为我告诉过自己,在一个星期内,一定要记住全班同学的名字。数着数着,突然有点犯困,那一定是因为昨天我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来备课。

  “你们知道平方根么?就像龙凤胎一样,他们有一正一负。”我的舍友们纷纷投来注视的眼光,说:“亏你想得出来。”虽然我自己也觉得很好笑,但是这可是我绞尽脑汁才想出的比较生动的比喻,至少用在我这群同宿舍的“伪学生”身上起到了引起注意的效果。

  长久以来,老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轻松的职业,只是当我真正踏上讲台,试图用心演绎这个全天下最伟大工程师的角色时,才发现这其中是多么艰苦。但是,当我看见一张张充满求知欲的面孔时,我又会满怀感动,更想要去竭尽所能。

  我还曾经答应过同学们,要为他们办一次班会,但是时光匆匆,我还来不及准备,就已经来到了实习结束的那天,还记得学生们的那一句话:“小老师,只要你不走,我们宁愿国庆不放假。”虽然我用微笑去安慰了他们,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却泪湿了眼眶。

  辣:95后的别样成熟与坚强

  都说初中阶段是一个火辣辣的青春年华,也是男生顽皮叛逆、女生情窦初开的时期。“我们实习时,都有当班主任,我发现班上很多学生却都很坚强,很独立。”我,是这次实习老师的组长,叫王天佐,教的是我们中文系的强项——语文。

  将军山中学的学生们不乏95后的“鲜明个性”,都有着理性和思想。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他的成绩优秀,不甘愿落后于别人,他最想吸引大家的目光,而不是被遗弃……虽然,我知道他时刻叮嘱着自己要坚强,但是却难掩心中的脆弱。于是,我和他聊到了深夜,谈话里我不曾有半句的规劝,只是聆听和闲聊。

  夜深了,他在电话的那头告诉我:“我的家境让我害怕被忽略的感觉,但是我明白,越是无助就越是要坚强和独立,我会渐渐长大,谢谢您对我的重视。”我挂了电话后,心里突然明白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充实、有意义。

  结束语:

  梧桐叶落了又落,油菜花黄了又黄,一盏老眼昏花的桐油灯依旧滋滋的亮着。时间倒像是个无事生非的顽童,或无端地抽走几块青瓦,或恶作剧地抹上几笔沧桑。离开将军山中学也有一段时间了,经常会收到学生们的短信和QQ,经常会回味起和“弟弟妹妹们”一起的时光,更经常会细心品味我那当老师的经历和感受。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