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猛了!这是我能拥有的老师吗!?

撰稿:学生新闻社 张涵淇 陈静仪 何俐璇 郭艺泓 陈茜羽 郑知 程雅晗 陈紫涵 吴丽婷  摄影:受访者供图  
2023-09-11

  昨天,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敬爱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平日课堂上的“嘉”师们,以敬业、合作、务实、创新的理念润物无声,用过硬的专业技能为学子引路提灯。那你是否好奇过,“三尺讲台”之外的他们,会有着怎样的“反差萌”?

  收藏玩具、跑起来带风、“钓”技高超……有趣的灵魂,能引导学子们抵达更丰富精彩的彼岸,生活中鲜活生动的老师,也能带来更有活力的课堂。

  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邀请了“嘉”里二十位“神仙老师”来向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今天,一起先来揭秘其中十位“嘉”师生活中的“隐藏面”吧。

张期达: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人文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

  主要教授课程:创意写作、写作基础、戏剧影视文本创作等

  他说,“带学生需要带‘心’。”而适度给学生空间,增强与学生的互动,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有趣,就是他的“有心”做法之一。在平日的教学中,他平易近人、擅长引导;课间,他偶尔还会“露一手”,弹起吉他唱上一曲,希望“缓解大家的学习压力”。尤其是网课期间,他课间的弹唱视频一度“疯传”,“歌迷们”纷纷在线打call,发送“弹幕”:“老师太可爱了!”“老师唱闽南语歌超好听的!”……

  他就是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期达,唱歌只是他的“隐藏技能”之一,而他本人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除了会吉他以外,我从高中起就很迷钢琴,也一直很想玩小提琴和大提琴。到大学后又加入了弦乐社,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弦乐社。”张期达也很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多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业余时间,张期达还会画素描、漫画,进行即兴创作。他的画作灵感多来源于家庭和生活。除此之外,在“嘉园”,老师重拾了他曾经的爱好——下棋。在学校的轻风棋社,张老师经常会和学生一起下棋、聊天,享受“动动脑筋”以及看着学生进步、“与学生互有输赢”的乐趣。

王思杰:喜欢和自己对话,还爱和大自然交流

  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

  主要教授课程:法理学、世界法律文化巡礼、教育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

  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王思杰的课堂总是让人在欢笑中深受启发。如何将枯燥的法律条例介绍得有趣?对中国古代历史颇有研究的他,常将法律置于历史的背景之下。他说:“这样会让法律充满生命力、张力和戏剧性,更便于大家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上过他的课的学生视他为“法学男神”,他的选修课也备受欢迎。

  工作中的王思杰总是穿着正式,但在生活里他则走休闲风。兴趣广泛的他会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操控航拍器拍下美丽“嘉园”;会在宁静的午后,抽一本《史记》静静地“悦”读;会在每天傍晚戴上耳机,到操场跑上个几公里。对他来说,这样的时光是属于自己的,他可以和自己对话,审视自我,还可以亲近大自然。

  他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要有相应的理解和思考;可以学习掌握一门乐器,提升音乐方面的品味;也可以坚持一项运动,不断挑战自我。”

陈立珍:人生这么短,躺平是选择,奔跑也是选择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 专任教师

  主要教授课程:大学英语

  跑着跑着就开始追逐一只翠鸟,欣赏一池荷花,或蹲在草丛里给一群蘑菇拍照;早起,听着清晨的鸟儿啁啾,拍下2023年“嘉园”的第一株并蒂莲……这样在一枝一叶中亲近自然、连接身心,让生活充满惊喜、妙趣横生的“充电”方式,总能迅速为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师陈立珍赋能。

  人生这么短,躺平是选择,奔跑也是选择。对陈立珍而言,享受自然和坚持跑步是工作与家庭之外最不可缺的内容。

  “一位英语‘学霸’与一位‘学渣’组队学习后,学渣终于不挂科了,两人一毕业就结婚啦”“曾收到过一封总爱在课上坐最后一排的校友来信,说突然想起我,说读书时很喜欢我的课,她现在在英国读博士……”今年,已经是陈立珍与“嘉”相伴的第十二个年头,每每聊起青春洋溢的年轻人们,她总是如数家珍。“当老师是一件蛮幸福的事情,可以参与到各式各样的人生中去。不仅可以告诉学生们有光,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知道如何追光。”未来,她希望自己能继续保持初心、保持清新、拒绝倦怠。

  “亲爱的TKKC,祝贺你芳华二十啦!能用12年的青春陪伴你,看着你越来越好,我很荣幸也很骄傲。加油呀,争取下一个12年,继续与你双向奔赴!”在嘉庚学院20周年校庆之际,陈立珍送上了祝福,同时这也是她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林波:隐藏在“嘉”的玩具收藏家

  设计与创意学院执行院长 教授

  主要教授课程:设计学概论、产品材料与造型工艺、工程制图

  “我一直奉行的是——勤能补拙,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在课堂上,他待人温和,能够很细心地与不同的学生交流学习、分享感悟。而这种细心,他说或许是玩具收藏带给他的影响之一。

  他是设计与创意学院执行院长林波,专注于设计,以及研究材料、工艺之外,他还是一位玩具收藏家。

  林波从初中开始收藏玩具,至今已二十多年。“我喜欢收藏一些质感比较好的,而且能够寄托某种感觉的玩具,有些比较贵重稀少,有些又很便宜常见。”在他收藏的玩具中,有老古董,也有新式玩具。他说“收藏主要看眼缘。”

  对于喜欢收藏老物件,林波说:“如果它和一个人的经历或者见闻有情感交叉,就很能引起共鸣,这就是情怀的源生。你们‘00后’生活在很好的时代,有很多优势和条件。但遗憾的是,你们没有经历物资不够丰裕的那段时期,那时候的一些经典玩具,因为稀缺更显珍贵。”

  当了父亲之后,林波发现,孩子的到来开拓了他的收藏视野,让他关注到以前从未注意的领域。他认为,玩具应该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存在于某个年龄段。玩具是美妙的设计,是人们的精神物化体现,每个人都应该有珍爱的玩具,并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快乐感受。

黄振谊:记录美好、享受美好的美好生活拥有者

  国际商务学院 副教授

  主要教授课程:创新与创业基础、渠道管理、全球管理:跨国企业与世界新秩序等

  国际商务学院副教授黄振谊在课堂上严肃认真,对学生有所要求,在带领学生参加商科赛事时,更是严谨、认真,不断打磨最终指导学生获得大奖。课堂外的他却是一位随时随地拿着相机记录美好生活的摄影师。

  “我一直对美的事物很感兴趣,除了摄影之外我平时也爱练书法,这两者是让我在生活中放松,释放压力的不同途径。我很享受,乐在其中。”来到“嘉园”,黄振谊的镜头捕捉到许多“嘉”的美好,摄影作品也多次在校网刊登。黄振谊说,“嘉庚学院很美,我在这里拍到过五十多种鸟,还有心形黄花风铃木、并蒂莲等这些让我惊喜的景物。”对于课堂内外,黄老师不认为自己有“反差萌”,他说他很乐于通过分享自己的爱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譬如,他会把自己的书法作品分享给学生,提升课堂互动。“我也希望潜移默化告诉我的学生们,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热爱,并透过体验生活中的美好进而享受生命。”

  而对即将到来的嘉庚学院20周年校庆,他说,“祝愿嘉庚学院越来越好,希望师生们在如此美丽的校园里共度美好时光,享受‘嘉’里的美好。”

爱在跑步时“约会”的“搬运工”

  会计与金融学院 副教授

  主要教授课程:经济法(经济类)、会计学原理、自我成长管理等

  大二时,第一次报名参加厦门马拉松十公里项目;大三时,开始尝试完成马拉松全程;2005年到2013年,连续9年参加厦门马拉松全程并完赛的会计与金融学院副教授戴伟娟,已经成为了厦门马拉松的永久号跑者。

  “平时,我可能埋没在各种社会、家庭角色里,但在跑步的时候,我只需要做自己。”对于工作忙碌的戴伟娟来说,跑步的时间是珍贵的独处时光。她把每一次跑步比作自己跟自己的甜蜜约会,或是尽情沉浸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中,也可以只是单纯地跑着,让这段时间成为生命中的留白,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

  她说,跑步也会让她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想象会滋生出各种有趣的火花,或是速成一篇公众号的推文,或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课堂上的戴伟娟,也在努力“奔跑”,她把自己比作一名搬运工,不断地把自身汲取的能量传递给每一位学子。“大部分时刻,我都想努力去看见每一个学生,虽然能力有限,可能难以做到看见所有孩子,但我在不断努力,也希望自己每一天都会比前一天有一点点进步。”

陆海翔:又“土”又“木”,还浑身书卷气

  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主要教授课程:工程力学、建筑力学等

  光看名字,你大概就会有一种感觉——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妙人。“陆海翔,水陆空三栖。”他的学生们说。

  在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的本职身份之外,陆海翔还是一位书法家。据说,他初中就与书法结缘,当时他有一位板书写得极好的语文老师,受其影响,陆海翔心中便埋下书法爱好的种子。“我曾因为横竖转折多写出一段斜肩,自觉别具一格,而沾沾自喜。还曾幼稚地认为,写字是一件容易的事。”陆海翔说,随着爱好的深入以及多年坚持,他越来越觉得,字写不好,其他事情也很难做好。

  “长久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性情,修身养性。”入职嘉庚学院后,陆海翔除了认真完成土木工程学院的专业教学任务外,还为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同时一直担任学生书画协会的指导教师。

  他说,学生们对书法的热情感染了他,许多学生家学渊源,书法水平很高,他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最近,陆海翔和学生书画协会的同学们正在策划“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喜迎二十年校庆”书法大赛。

李冠群:一位弹钢琴的建筑师

  建筑学院 副教授

  主要教授课程:基础建筑设计、传统村落建筑保护规划与设计更新、建筑学概论等

  那两句著名的比喻怎么说来着?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在我们学校,著名的比喻有具体的形象——她叫李冠群,建筑学院副教授,爱钢琴、爱游泳、跳操跳绳也能玩玩的生活美学践行者。

  因为生长于教师家庭,李冠群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教师。而且,为了更好地授业解惑,李老师在当老师之前,先去设计院工作了几年,“因为建筑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

  尽管早有准备,但李冠群坦言,刚开始从一名建筑师变成一位教育工作者时,还是觉得挑战比较大。因此,她分两个方面要求自己,一是课余随和,“这样,学生就会敢于发问,师生多交流很有好处。”第二,课堂上严格要求,涉及专业问题、设计规范等,李冠群对完成度、完成质量把控很严,“学扎实了,到社会上才能走得顺。”

  在生活中,李冠群热爱音乐。她八岁学习钢琴,十六岁就考取了钢琴业余十级。她喜欢肖邦、贝多芬、李斯特等音乐家,“每完成一首曲子,都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心情也得到了舒缓。”音乐之外,有利于放松心情的各种运动也是她喜欢的。

黄金阳:家人唠叨?太阳严烤?不怕!钓鱼让我心态好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主要教授课程:污水厂课程设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黄金阳副教授有个外号,小黑人。由来?不要问,问就是跟他不熟。没提问的,也先别骄傲,可能也只是“有点熟,但还不够!”

  是因为名字自带“金灿灿的太阳”吧?谁说不是,就这么巧!接着,从事的又是需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这,传说中的buff叠加了!还有,对,还有——他从小热爱钓鱼,热爱到什么程度?“当老师,我培养了不少学生,而钓鱼,我也带出了不少徒弟。”听听,这是教练级别的爱好了。

  “第一次钓鱼,是小学的时候,外公带我去的。”黄金阳说,从此,他就成了“小黑人”。

  课堂上的黄金阳,细致地为学生讲述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设立课题和方向;下课后还会给学生发送教学视频,不断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为后续工作学习做好准备。认真与耐心是他给学生留下的两大鲜明印象。“可能,和钓鱼也有关系,磨炼个性了。”黄金阳说,“钓了这么多年鱼,算是比较能体会‘钓胜于鱼’的真谛了。”他调侃自己,“为了钓鱼,既要接受家人的唠叨,又要忍受天气的严烤,但这就是钓鱼人的精神,屡败屡战,愈战愈勇。”

  在2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黄金阳祝愿每一位“嘉”人都能练就高超“钓技”,迎难而上收获自己的“理想之鱼”

林常青:“讲武德”的搏击运动员,也可以讲好思政课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专任教师

  主要教授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

  一名在搏击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搏击运动员,一名刚入行不到一年的思政课教师,听起来像是两位毫无关系的主人公?其实,同时符合以上描述的恰巧是同一个人,那就是今年刚入职“嘉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林常青,一位有着一身肌肉的大男孩。

  据说,很多人都会感慨他巨大的身份转变,但林常青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斗争的哲学,我们有斗争的能力,也应有斗争的思想。我并不是放弃搏击,而是换种方式传承、延伸。”

  “大家常谈的‘武德’其实也意味着武术本身就具备‘修心’的精神价值。”搏击运动蕴含的是运动员对自我速度、力量、技战术的自我审视、定位与突破,十年来的训练不断开发着他的身心潜能,从运动爱好者到职业运动员再转型教练员,如今搏击于他,已不仅是感性范畴的“喜欢”,而是超越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的“爱”。

  因此,来到“嘉园”,林常青也想把搏击的精神贯彻进教学工作之中,喜欢与学生互动,积极参与学生的研讨……课堂上的他,总像在搏击场上那般满怀热情与斗志。

  逢“嘉园”20周年校庆,林常青祝愿同学们都能有所为、有所爱、有所期待,体悟校训精神的哲学智慧与发展之道,勇于拓新、保持谦卑,以优雅的姿态“摸爬滚打”,活出漂亮人生!

[编辑:王小磊 陈巧恩 甘丽红 樊雨昕]
[校对:傅享烨]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