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队: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梦想

撰稿:学生新闻社 吴丹妮 林巧甦  
2014-01-17

  冬季,清晨的风冷冽得让人直哆嗦。当许多人仍在温暖的被窝里熟睡时,在嘉庚学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捧书本,或站在湖边高声朗读,或在图书馆的台阶上低头认真默读,以晨读的方式开始了新的一天。
   
“晨读,让我养成好的习惯”

  清晨6点10分,伸伸懒腰,起床!和舍友错开时间洗漱,一切就绪,背上书包,离开宿舍。6点35分在食堂吃完热腾腾的早餐,坐在舍友的自行车后座上,穿过两边种着凤凰树的大道,一路来到栖霞凌波湖畔,在晨读表上签到,摊开书,这时指针转到了6:50。这是2012级法学院学生、晨读队成员陈婉怡同学一天的开始。她说,“每周一到周五,除下雨天外,晨读队都组织成员晨读。我从加入到现在都会去晨读,即使冬天这么冷也不例外。”

  “引用一句网上流行的话,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梦想。”2011级法学院的田婧是晨读队的负责人,她说,“晨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因为有目标,有每天要完成的计划,所以不想拖延。至于克服寒冷,我的办法就是闹钟响了就使劲睁一会儿眼睛,再坐起来。”

  “早上去晨读的路上,看着初升的太阳,听着鸟儿的鸣叫,心情就会特别好。一天无论是上课还是做其他事情都特别有劲。晨读不仅帮助我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又督促我早休息,而且还能合理地安排时间。”陈婉怡说。结束晨读之后,陈婉怡在有课的时候会直接去教室,其他时间会到图书馆或者找一间自习教室看书做作业,碰上好天气,就会出去晒晒太阳,呼吸下新鲜的空气。她直言:“我很享受晨读,感觉心很静,很舒心。”

“晨读,可以传播正能量”

  随着气温一天天下降,温暖被窝的诱惑是存在的,但是晨读队成员坚持每天早起晨读,正如他们所说,“晨读不仅是为了学习,还可以传播正能量。”

  “有个舍友从开始就和我一起加入晨读队,我们一起起床,一起吃饭,再一起去晨读。如果没有舍友的陪伴,我恐怕不能坚持下来。”陈婉怡很感谢舍友的陪伴,她说,“每当我不想去晨读时,看到舍友起床了,我也会起来;她不想去的时候,看到我起床了也会跟着起来。我们互相鼓励、支持着对方,就这样一路坚持了下来。”她透露,她们宿舍如今已经有3个同学加入晨读的行列。加入晨读队,给陈婉怡带来规律的学习生活和惬意的感觉,还让她有机会与更多的同学交流。她说:“晨读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展现嘉庚学子自主学习的向上风貌,能够让更多的人在这里交流,互促进步。”

  早起晨读,田婧身边的同学也是如此,她说:“现在不单单舍友和我一起晨读,班级同学、社团的伙伴也加入了晨读队。”

  作为晨读队的负责人,田婧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加入晨读队这个大家庭。她说,晨读队这个群体的成员在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寥寥几人发展到如今的121个成员。“晨读队会以加μ值来鼓励大家晨读,也规定下雨天不用签到,可大部分同学雨天也会在图书馆门口读书,大家都知道加μ值只是鼓励晨读的方法而不是目的。”她表示,会扩大晨读队的规模,希望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让更多人参与晨读,“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一些大众媒介进一步宣传,会有官方主页供大家交流,也会和学校更多的院系、社团与组织合作”。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会一直坚持到毕业的。”陈婉怡道出了许多晨读队成员的心声,她说,“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我一起加入晨读队这个大家庭。”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朱国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